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 题号:11971792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因素
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B.夜间多云C.强风D.大气逆辐射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某月3-9日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经过南昌市。下图是南昌市某学校气象站记录的该时段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上升气流控制
D.下沉气流控制
2.导致6-9日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湿度减小B.风力减小C.偏北风影响D.天气转晴
3.6日的最低气温是13℃,则7日的最低气温可能是(   
A.12℃
B.11℃
C.10℃
D.9℃
2018-01-16更新 | 56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某技术员日记片断:“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里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柴草,浓烟遮盖着田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  )
A.春夏季,华北平原B.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C.5~9月份,三江平原D.12~次年3月份,华北平原
2.此时期该地盛行(  )
A.东南季风B.西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3.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  )
A.增温,增强太阳辐射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D.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2含量
2019-12-12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它的形成原理是在5km的高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卷层云中的冰晶经过太阳照射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变化,阳光便分解成了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图示意日晕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晕发生时(     
A.可长时间用肉眼观看奇景B.近地面对流运动强
C.短时间内可能出现降水D.近地面河流正涨水
2.下列地区中,人们更容易观测到日晕现象的是(     
A.四川盆地B.亚马孙平原C.刚果盆地D.华北平原
2023-04-11更新 | 2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