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宁夏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宁夏 高二 阶段练习 2019-05-07 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逢水遇谷架桥,天堑变通途。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它将人类漫长的文明连接并延伸开来。这说明联系是
A.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B.主观的,人们能建立新联系
C.多变的,不同联系作用不同D.客观的,任何事物间都有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朗读者》这一经典台词蕴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无条件的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588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新课标卷Ⅰ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4. 在自然界中,颜色可以作为一种交流的形式,也可以作为动植物伪装、隐藏的手段。据此,研究人员创造出了能更好地模仿自然的变色能力的聚合物,应用于伪装纺织材料,智能装饰以及其他更需要伪装的领域。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人们能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结合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④人们在实践中获得认识是建立具体联系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8日正式通车,它的建成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经济社会体化发展意义深远。这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人们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
④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6.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骞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A.要将各部分有机组合成整体B.要用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
C.要以整体功能代替部分作用D.要立足整体以整体统帅部分
2017-11-26更新 | 673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有这样一首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假如我们把诗中的数字随意调换位置,这首诗就趣味全失。这启示我们要
A.抓住主要矛盾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注重量的积累D.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2014-09-12更新 | 68次组卷 | 8卷引用:2009-2010学年广东省汕头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新时代,坚持改革就是要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由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激发改革棋局的“全盘活”,形成各领域合力改革的生动局面。这说明
①办事情善于抓重点,突出解决主要矛盾
②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决定整体的功能
④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从哲学上看,变化与发展的关系是
A.任何发展都是变化B.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C.发展和变化是一回事D.显著的变化就是发展
2019-04-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感觉累的时候,也许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坚持走下去,你就会发现到达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度。下列理解最符合材料的是
A.新事物发展的道路必然是曲折的B.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
C.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于北宋王安石在《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相同哲理的诗句是
A.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一》
B.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金·元好问《论诗》
C.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阮元《吴兴杂诗》。
2016-12-13更新 | 91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即2020年,是此前我国多项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截止年份。接下来的2021年,自然是未来新一轮中长期规划的起点。因而,历史赋予“十三五”规划以双重任务,既要为此前的中长期规划圆满收官,又必须面向未来,为实现下一轮新的中长期规划做好铺垫。这说明
①不能忽视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②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③需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列对量变和质变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质变,有量变就有质变
D.质变是事物新的量变的起点
2019-04-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的士专车、微信红包、网上理财、“互联网+”等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关于“什么是新事物”认识正确的是
A.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积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D.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 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实践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的统率作用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11-07更新 | 739次组卷 | 84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杜荀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其体现的哲理是
A.在事物的成长过程中,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不可能存在
B.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予重视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C.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2019-04-2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生态环境保护走过40年,我们拥有越来越健全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的监管体系,越来越多的资金保障和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储备,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对此,我们应:
①认识到生态环境发展的实质是其运动和变化          
②看到新出现的事物总是拥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对环境的未来充满信心,树立保护生态的自觉性   
④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所遇到的挫折与困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为材质制成的信息传输材料。近年来,这种新型材质被广泛使用,逐步取代原有的普通铜质电缆,从而使宽带传输速度达到每秒千兆以上,工作频率高出8—9个数量级。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②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成语“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和名言“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共同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都是人们主观想象、人为制造的 
②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④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一段话表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这表明矛盾双方
①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③相对区别、不可替代
④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4-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名校
22. 漫画《庇护》讽喻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9-02-20更新 | 1748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届浙江建德市严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