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题
安徽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04-24 35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自然地理、区域发展、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20年9月25日晚,天空上演了木星、土星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夜空中的天文景观,称之为“双星伴月”,如图所示,左侧为土星,右侧为木星,中间是月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变B.均属固态星球
C.土星的质量和体积更大D.自转方向相同
2.相对于地球来说,月球更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公转速度快B.离小行星带更近C.宇宙环境不安全D.表面无大气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中下游地区
4.“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提升大气温度B.降低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提升水体温度
2022-10-10更新 | 683次组卷 | 4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B.频繁的火山爆发C.植物的出现和发展D.生物的呼吸作用
6.古生代时期出现的森林大部分是(     
A.海生藻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蕨类植物
7.有关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生代末期,60%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灭绝B.蕨类植物在太古代已明显衰退
C.恐龙在中生代末期,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D.无脊椎动物的灭绝主要在新生代
2021-04-23更新 | 1082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某学校5月组织学生去上海研学,他们参观了东海,发现海洋上有风电场,中午在海边一生态园就餐,生态园有不少水果或蔬菜大棚。


完成下面小题。

8.风能属于
A.常规能源B.非可再生资源
C.气候资源D.二次能源
9.大棚顶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B.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发
C.削弱太阳辐射,防止温度过高
D.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温度区位
2019-08-26更新 | 63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大气运动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以下沉气流为主B.乙地的风由郊区吹向市区C.丙地以上升气流为主D.丁地的风由市区吹向郊区
11.对大气有污染的企业最应该布局在(     
A.甲地B.乙地C.丁地D.戊地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   0℃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   0℃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冻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的水汽,凝结 出霜就被称为白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13.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2-11-16更新 | 41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019年,亚马孙森林火灾频发,截至8月初,有1330平方英里的雨林消失。完成下面小题。



14.亚马孙森林面积减少后,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A.④增加B.②增加C.③减少D.①增多
15.亚马孙森林火灾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不变D.大气反射减弱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2021-03-10更新 | 7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海水的密度 ( )
A.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成正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成负相关,与盐度成负相关
19.推断下列四海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的是 ( )
A.南极海域B.红海C.赤道海区D.副热带海区
2016-12-09更新 | 128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与甲洋流附近海域等温线相符的是
A.B.
C.D.
21.乙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该渔场及其成因是
A.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形成B.北海渔场—补偿流上升形成
C.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形成D.秘鲁渔场—补偿流上升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其温度值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为自北向南流的暖流B.②洋流为自南向北流的寒流
C.③洋流为自南向北流的暖流D.④洋流为自北向南流的暖流
23.图示洋流中,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2019-11-30更新 | 41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在潮水流入或流出大坝时,利用两侧水位差,推动发电机组进行发电。2019年9月9日,哈尔滨电力有限公司600千瓦潮汐发电机组在浙江舟山海域进行了海上试验并获得成功,标志中国潮汐发电机组设计水平达到新高度。下图为“浙江舟山海域潮汐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与波浪能相比,利用潮汐能发电的突出优点是(     
A.清洁无污染B.建设成本低C.供能较稳定D.技术难度小
25.若图中水位一表示靠近海洋一侧的水位、水位二表示靠近陆地一侧的水位,则图中所示时间段内该地(     
A.海滨浴场游泳安全B.船舶靠港速度较快
C.沿海滩涂水位上涨D.利于赶海收获颇丰
2020-07-27更新 | 1527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洋怪石“女王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玉玲珑”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成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喷出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岩浆侵入作用
27.形成“女王头”独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海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海水沉积D.冰川侵蚀
28.落水洞、溶蚀洼地、石林等地表形态广泛分布的地区(     
A.气候湿润,以石灰岩为主B.径流量大,以玄武岩为主
C.海拔较高,以花岗岩为主D.植被茂密,以大理岩为主
2021-04-23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名校

我国第四套十元人民币背景图为珠穆朗玛峰,读“1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9.该山峰在地貌类型上属于(     )
A.峡谷B.角峰C.峰林D.火山
30.形成珠穆朗玛峰的外力作用为(     )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D.堆积作用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名校
31.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填文字)C—H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表示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

三、综合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题 | 容易(0.94)
名校
32.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是:A____,F____,I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图中I对地面起到____作用。
2021-04-24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33. 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海区)”,回答问题。

(1)图中①曲线表示____;②曲线表示____
(2)世界大洋各海域的表面盐度从南北半球的____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____
(3)说出世界大洋表面平均水温的分布规律。____
2021-04-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2次月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较易(0.85)
名校
34. 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地貌名称:A_______,C_______,D_______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他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019-11-13更新 | 51次组卷 | 3卷引用:期中模拟卷(一)A卷(中图2019版必修一)-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自然地理、区域发展、人文地理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填空题
1
综合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区域发展
3
人文地理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20.85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单题
3-40.6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区域发展差异的表现题组
5-70.85地层与地质年代  生物演化规律  地球环境演化与矿产形成题组
8-90.85大气的受热过程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能源的分类单题
10-110.65热力环流的应用单题
12-130.6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题组
14-150.65大气的受热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题组
16-170.85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题组
18-190.6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题组
20-210.6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及其分类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题组
22-230.85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单题
24-250.65海水的运动  海洋资源及利用  潮汐题组
26-280.6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海岸地貌题组
29-300.94外力作用  冰川地貌题组
二、填空题
310.85地震波分类及其传播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主要特征
三、综合题
320.9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30.85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盐度
340.8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