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 高一 开学考试 2024-03-12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人文地理、区域发展、自然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但又有一定的规律,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面两题。

1.根据人口在不同海拔地带的分布推断,世界上分布着最多人口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2.根据人口在不同纬度地带的分布推断,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在(       
A.北半球高纬度地带B.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
C.南半球高纬度地带D.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
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
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图1、图2分别为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²地区,均分布在两国的(     
A.热带地区B.内陆地区
C.西北地区D.东南沿海
6.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人口稀疏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海拔高B.气候干燥
C.潮湿闷热D.河流众多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
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
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
8.该地区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该城市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1998年B.2004年C.2010年D.2013年
10.该城市2010-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死亡率大幅度上升B.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大幅度变化
C.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D.主城区污染严重,重工业向卫星城迁移
2017-12-17更新 | 54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下表为2000—2020年我国人口统计相关数据。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0-14岁
人口(万人)
15-64岁人口(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万人)少儿抚养比
(%)
老年抚养比
(%)
2000年2901288910882132.69.9
2010年22259999381189422.311.9
2020年25277968711906426.219.7
11.与2000年相比,2020年我国(     
A.人口总抚养比减小B.非劳动年龄人口数减少
C.人口合理容量减小D.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
12.2000—202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政策调整②就业压力增大③生育观念改变④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主要是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省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区。下图是我国某两省区净人口流动示意图,且人口流动规模较大。完成下面小题。



13.甲、乙代表的省区分别是(     
A.湖南、广东B.山东、河南
C.北京、福建D.青海、西藏
14.两省区人口流动的原因可能是(     
A.甲地工资待遇提高B.乙地大量企业外迁
C.甲地环境质量改善D.乙地就业机会更多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现行标准(岁)调整退休年龄目标(岁)
瑞士6564
巴西6055
英国656067(2028年)
意大利656065(2018年)
15.英国等西欧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养老制度B.医疗技术
C.婚姻生育观D.生产力发展水平
16.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城镇化深刻地改变着地理环境,同时也影响着人口迁移。下表为我国某城市2018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岁)0~1415~2930~4445~59≥60
男性人口(万)5.1425.1414.684.941.76
女性人口(万)3.8437.1011.634.011.78
17.该城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A.老年人口数量较多B.文化教育水平高
C.少年儿童数量较多D.女性人口比重大于男性
18.该城市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B.经济发展水平高
C.环境优美D.政策支持
19.人口迁入对该城市的有利影响是(     
A.提高了人口素质B.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C.改善了城市环境D.减少了被抚养人口数量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劳动力也存在弱回流。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就业机会减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加重
C.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D.国家实施乡村振兴,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21.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可推测(     
A.回流后其职业选择倾向农业生产活动B.回流后乡村交通运输业得到较大推动
C.回流前后从事行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D.回流后乡村制造加工业发展最为显著
2023-05-04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