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三)地理试题
福建 高三 三模 2024-05-06 20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区域发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我国某小流域地形切割十分严重,土壤肥力低下,水资源贫乏,该小流域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采用“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沟底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形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横向条带和拦坝挡墙的纵向网状防治体系,各项措施镶嵌配套,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的小流域生态经济体系。完成下面小题。

1.该小流域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东南丘陵B.山东丘陵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2.为减少水资源缺乏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在有径流条件的地方,挖窖蓄水
②筑坝蓄水,将宝贵的雨水拦蓄在坝内
③大量抽取地下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④修建引水工程,大规模跨流域调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关于该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最适宜的是(     
A.在上游地区以种植经济林为主,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B.中游地区在缓坡修建梯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C.在下游地区植树造林,促进水土保持
D.大范围异地搬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智利竹筴鱼属典型的大洋性中上层聚群鱼类,生长速度快。东南太平洋的竹筴鱼捕捞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三位,智利外海稳定的洋流体系是智利竹筴鱼渔场形成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研究发现,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迁移路径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迁移方向是一直往北B.秋季迁移方向是总体西迁
C.秋季迁移方向以东北为主D.冬季迁移方向总体往南
5.影响10-12月竹筴鱼中心渔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西风漂流往南移动②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
③东北信风直接影响④河流径流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下列关于竹筴鱼中心渔场变化对智利竹筴鱼捕捞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秋末分布相对稳定,渔业捕捞投入成本较小
B.春秋季移动距离相当,渔业捕捞投入量相等
C.冬季范围相对扩大,渔民获得经济效益提升
D.冬季范围相对缩小,渔民获得经济效益下降
2024-05-21更新 | 35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揭河底”是指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沉积泥沙被剧烈冲刷带走的现象,多见于黄河中游干流段,下表为1966年—2017年黄河中游某区段历次“揭河底”现象水文数据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洪峰流量(m3/s最大含沙量(kg/m3“揭河底”出现时流量(m3/s
1196674609336210
2196988607522870
319701380082610400
419771450069010100
51977127008219920
6200246007901220
7201760102913800

7.黄河该段“揭河底”现象多发生在(     
A.12一次年1月B.3-4月C.7-8月D.10-11月
8.与前4次“揭河底”相比较,第5次到第6次“揭河底”时间间隔增长是因为该河段(     
A.河道摆动频繁B.河流水量增大C.泥沙沉积增多D.上游植被恢复
9.与前5次发生“揭河底”现象的水沙条件相比,第6和第7次发生“揭河底”的主导因素是(     
A.总降水量大小B.河床沉积沙量C.暴雨持续时间D.水土流失程度
2024-05-22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名校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光伏装备制造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下图示意2000—2021年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与扩张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0.发展初期,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A.制造业产业基础B.土地投资成本
C.太阳能资源禀赋D.本地市场规模
11.在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扩张的途径中(     
A.东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太阳能资源禀赋影响
B.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扩张考虑了市场距离影响
C.中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空间距离因素的影响
D.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扩张明显受原料因素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73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