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期末 2023-07-11 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畏(xǐ)       (jué)       (měi)       前合后(yǎn)
B.朱(tà)       (quán)     缩(cù)        呼欲绝(qiānɡ)
C.掠(piāo)   然(chuò)     讪(shān)     之国(shènɡ)
D.狡(kuài)   视(chān)     小(biǎn)     彼节有(jiān)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2. 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士臣                            食诸侯                 轻暖不足于体与
④想谗邪则思身以黜恶     ⑤此亡秦之          ⑥常以身蔽沛公
吏民                            ⑧曾皙                    ⑨四海
A.①⑤/②⑥/③④/⑦⑧/⑨B.①④/②⑧/③⑤/⑥⑦/⑨
C.①⑤/②⑧/③/④/⑥⑦/⑨D.①④/②⑥/③/⑤/⑦⑧/⑨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冀君实或恕也                              百姓之不
B.秦人视,亦不甚惜                       苟以天下
C.多机上之工女                              (良曰)长
D.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于反覆不宜卤莽            ③思厥先祖父
④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⑤视为止,行为            ⑥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行李之往来                       ⑧相对默然,不复聊赖     ⑨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A.①③⑤⑥⑧B.③④⑤⑦⑨C.②③⑤⑥⑨D.②④⑦⑧⑨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5. 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良庖岁更刀,割也
④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⑤戍卒叫,函谷举     ⑥技经肯綮之未尝
⑦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⑧竖子不足与谋        ⑨不然,籍何以至此?
A.①⑥⑨/②④/③/⑤⑦/⑧B.①⑥⑨/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⑨/③⑤/④/⑦⑧D.①⑥/②/③⑤/④⑨/⑦⑧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6. 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讲求文采、韵律。如苏轼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等。
B.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后,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另取一与本名相关的别名,称为“字”。“君实”是司马光的字,“介甫”是王安石的字。
C.古代兄弟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鸿门宴》中“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一句,表明项伯是项羽最小的叔父,所以称为“季父”。
D.明清科举时代,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如“童子六七人”(《论语》)、“操童子业”(《促织》)中的“童子”均为此意。

三、整本书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整本书阅读-选择 | 适中(0.65)
7. 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很多人名展现了曹雪芹高超的谐音艺术。比如“甄士隐”即“真事隐”之谐音,“贾雨村”即“假语存”之谐音,“甄英莲”即“真应怜”之谐音,“霍启”即“祸起”之谐音等。
B.《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逗大家笑时,宝钗也在现场,但作者没有描写她的反应,如果对宝钗的反应进行描摹,可以是:一直笑,笑的都快岔气了,伏着桌子只叫“哎哟”。
C.“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这首曲子说的是贾探春。
D.“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这段话以叙述者口吻引刘姥姥出场。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8.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嬷嬷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节选自《红楼梦》第33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以上这段文字作为“宝玉挨打”前的“插曲”,写得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在“误会”“巧合”“伏笔”“悬念”“对比”这几个常见的小说技巧中,你认为本段文字出彩,应归功于哪一个技巧,请简要说明理由。
我认为本段文字出彩,应归功于_________,理由如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