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期末 2023-07-12 3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的《离骚》与苏轼的词,都展现出了鲜明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的塑造无疑带有生活的真实印记,但更多融入了诗人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与艺术精神的外化。两人作品中的自我形象有诸多相通共鸣之处,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品性的陶塑,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

屈原作为楚国贵族,一心想振兴楚国,无奈的是,怀王并非知人善任之君,后来听信一些奸佞之臣的谗言,弃屈原而不用。到了顷襄王,则干脆把屈原放逐到江南。屈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政治上的失意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地位与名利的丧失,而是整个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的崩塌,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弥漫在《离骚》整个作品中。

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之后便不在诗歌中放纵自我,这在他与朋友的往来书信中多有提及。而在当时多绮罗香泽之态闺门淫媟之语的小词,恰好成了他寄寓情感、抒发自我的不二选择。苏词中也常常弥漫着失意的伤感、无助的寂寥,比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对于这首词的主旨,众人说法不一,但总体来看,诗中应有政治寄托,只是这种孤寂之情表达得更为含蓄蕴藉、空灵飞动。苏词中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也颇多感慨,但又希望在更深的根基处化解一切对立与冲突,将一切愁苦化作淡淡的轻烟随风而逝,从而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而不似屈原那样苦苦挣扎和自我煎熬。

《离骚》中的自我形象除了悲苦失意,更突出的是怨愤、不屈,乃至迷狂。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说:屈原的伟大恰恰就在于他始终以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为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所谓价值自居就是把某种超越个体的更高的价值追求内化为自身的感性生命,把无限寓于有限,在这种价值担当中,个体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所以屈原对楚王和奸臣充满了怨愤的情绪,这种怨愤不是个人政治失意的发泄,而是对人生价值的坚守,诗人与巫卜沟通,与神灵对话,几乎陷入了迷狂之境。

苏轼满怀治世理想,入仕后却屡遭小人排挤,多次被贬。他词作中的自我形象也时时流露出隐隐的怨愤之气。但与屈原不同的是,苏轼没有选择剑拔弩张式的抗争,而是于当下的生活中寻求生命本真的意义,个人的宠辱、政治的得失全都在烟霞雾霭、清风明月的审美境界中化解于无形。苏词中的自我形象更多的其实是洒脱旷达,是面对风雨来袭的坦然淡定,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借冒雨徐行,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旷达胸怀。有此胸怀,自然觉从前皆非今是”“我今忘我兼忘世,在物我两忘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作为豪放词的开拓者,苏词中的自我形象自然也有一些雄豪的气息在,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一个字将悲愤之情化为磊落之气。苏轼之狂,更多的是一种意气风发。这种狂放不是纠结焦虑不知出路所在的迷狂,而是超越个人境遇的偃蹇困顿,跳出生活之外反观生活的淡定洒脱,这也正是宋王朝知识分子所热衷追求的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离骚》与苏轼词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并非源自真实的生活,而是他们各自人生理想与美好追的化身。
B.与屈原比,苏轼的词也常弥漫着伤感与寂寥,但却能摆脱一切烦扰羁绊,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澄明之境。
C.屈原之狂源自以“价值自居”,完成对自我的超越;苏轼之狂是意气风发,一种跳出生活外的淡定洒脱。
D.苏轼与屈原时代的文化背景不同,宋人所推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直接影响了苏轼的性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主体部分又分别从两个方面比较二者塑造的“自我形象”的同与异。
B.文章善用举例论证,如举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说明苏轼抒写孤寂之情含蓄灵动。
C.文章引用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中的话,意在说明屈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价值自居的人格精神。
D.《离骚》中“自我形象”与苏词中“自我形象”同中有异,怨愤之中,前者不屈、迷狂,后者洒脱、旷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其心灵上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而这种心灵创伤也弥漫在《离骚》的作品之中。
B.屈原把社会的命运和历史的命运当作自己的命运,苏轼将政治得失化解于无形,两相比较作者未厚此薄彼。
C.苏轼因诗获罪,被贬黄州后便多以小词寄寓情感、抒发自我,这丰富了苏词的内容,拓展了意境。
D.面对相似的人生际遇,屈原大胆批判、严厉斥责,怨愤不屈;苏轼虽然没有放弃抗争,但却能够胸怀旷达。
2023-07-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域,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2021-06-22更新 | 746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甲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你的战争!

宗璞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 is your 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语言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论坛)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的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甲】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说:萧先生,我要做的事是要和您说的。子蔚微笑道:不是商量,是通知?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可是你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乙】雪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回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丙】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7.下列对加点字词在文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愿:并非强制,而是主动加入B.稚气:缺少人生经验,头脑简单
C.嗫嚅:胆怯,吞吞吐吐的样子D.心不在焉:因有心事而不能专心学习
8.文中第③段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写有何关联?
9.文中多次写到雪和腊梅,说说开篇写“雪”在小说中的作用,并分析文中甲、乙、丙三处写腊梅林对于表现人物有怎样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世之学者,从数千载之后,而想像圣人之意代为立言,而为之摹写其精神,仿佛其语气,发皇其义理,若是者谓之经义。其体为古文之所未有,发端于宋,至明而极变态,斯亦文章中之一奇也。

其道譬之于画家之写生者也。写生之技,莫妙于传神,然亦莫难于传神。苏子瞻以为传神之难在目,其次在颧颊。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吾以谓经义者,择圣人之言而命之题,夫题之目与颧颊者,其义理也。题之眉与鼻口者,其语气也。目与颧颊之精神得,而眉与鼻口之精神亦无不得矣。苟为不得其神,则注视者一人而无毫发之似,衣冠形骸之具,而与其人无与也。今之作者,大抵尽衣冠形骸之徒具者也,甚或衣冠形骸之亦不具者也,岂可以代圣人而为之立言乎。

子瞻又言,传神之道,法当于众中阴察之然则欲得圣人之天,亦不可无以察之矣。夫惟沉潜反覆于《论语》《孟子》《易》《诗》《春秋》《礼记》,因遂旁涉于庄、屈、韩、柳、苏、王之文章。夫而后一题入手,其神之所在,而举笔之,而圣人之天可察,而圣人之意可得也。

余少从事于经义,即厌世俗之文,而惟有明先辈之是尚。自是穷搜博采,选录千余篇,多世间之所未见,而亦不拘于科目,凡诸生未遇者之文,皆入焉。余之经义,大抵多得力于此。而今岁之春,友人为余而布之。工既竣,而余乃以传神之说发明经义之为道,以告今之作者,毋衣冠形骸之徒具,并衣冠形骸之不具,而必思夫得圣人之意;又劝之以悉屏去世俗之文,而一意讽诵研穷于此书。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仿佛其语气     仿佛:体会,摹拟                 发皇其义理     发皇:阐明,阐述
③至明而极变态       穷:不得志                  ④衣冠形骸之        徒:只,仅
其神之所在       相:省视,查看               ⑥而举笔            貌:描绘,摹写
⑦友人为余而布之       刊:修订,排版       ⑧而一意讽诵研穷于此书       讽诵:规劝,劝读
A.①④B.③⑧C.②⑥D.⑤⑦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想像圣人之意代为立言        于是想像圣人的思想代他们发表观点
B.若是者谓之经义                      像这样的文章就称之为经义之文
C.法当于众中阴察之                 (画人物能传神)的方法应当在众多场合中暗暗观察这个人物
D.而惟有明先辈之是尚               却只是明代先辈们有这样高尚的品质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之学者写经义这种文体的文章,要摹写圣人的精神、语气和义理。
B.经义创作的规律与画家写生是一样的,前者传神在题目,后者在眼睛。
C.作者认为反复研读圣人们的著作,就可以学到圣人的根本立场和思想。
D.作者为自己搜集的小题文写序,用传神的说法形象阐明经义形成的道理。
13.将下面语句译为汉语。
①苏子瞻以为传神之难在目。
②又劝之以悉屏去世俗之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蝶恋花”是词牌,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与声律,也决定着词作的语言风格。
B.词人用一个“幽”字修饰“恨”,写出了“恨”的特点:藏于内心,深沉难消。
C.“一纸乡书”等三句照应了题目,也点出了乡书的主要内容,即问何时归乡。
D.末尾“千行泪”用夸张手法写词人因为思乡之情难以抑止,所以泪流满面。
15.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碧琼梳拥青螺髻”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