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名校专版-语用综合-表达题组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3-16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偏爱这种大山大川,因为在山川之间,我们能够明心见性,最终能够想明白了,九万里悟道,最终诗归田园,所以遁隐红尘,然后沉醉在自然的美景里头(     )。就像陶渊明写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每当读到右岸,我的内心就会燃起一种强烈的(     )的激动,然后不知所以,但是一往情深无法停止,也无法熄灭的一种强烈的对自然的爱。

每当想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就会想到那里:驯鹿逐苔藓而栖,月光下萨满起舞,繁星低垂于夜空,篝火旁人们(     )直到天亮。然后天亮的时候,大家又知道在漫山遍野森林之间弥漫着薄纱一样的雾,当阳光穿破那一层薄雾的时候,就是山林苏醒的时刻。那一刻,我们置身于那样的山前平原,我独身立于旷野之中无人的江边,然后对流水诉说心事,然后给山峰寄托哀愁。自然给人的美感是无法用语言彻底描述的,大家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当然,如果是一年四季,大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之前给大家介绍过那种感受,如果你曾经有幸在这样的地方短暂生活过。你知道,只要春来,就会草木发芽,大地回春,花开遍野,蝶飞蜂舞,非常的美;如果到了夏天,阳光照射,热量充足,万物生长,郁郁葱葱。等到深秋,燥热逐渐,昼短夜长,万山金黄,全是叶子;如果等到冬天,寒风骤起,万物肃杀之时,月光清冷,天地一白

当你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然后你在想,这一切自古以来就已经在这样慢慢的旋转了。天体行星的浪漫在于我们只是其中转瞬而逝的、渺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值一提的一个瞬间,但是自然从未改变过,所以岁月流转,人来人往,这些是无可转逆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额尔古纳河缓缓奔流,地久天长。

1.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2.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24-03-11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五千年。五千年的文明画卷里,战争与和平、王朝兴衰与危机最为_ A ,但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却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奇异历险。科学和技术在文明史上始终占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仿佛承载激流的河床,流水消逝了,河床留了下来:昔日的城堡、宫殿化为灰烬,昔日的赫赫战功随岁月而 B ,但是支撑着每一时代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技艺却传了下来,显示人类对自然界知识增进的科学理论传了下来。某种意义上,乔治·萨顿是对的。他说过,①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②但却是重要的部分,③是本质的部分,④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进步的那一部分

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由四个分句组成,请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句式特点两个角度进行鉴赏。
2024-03-11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多久没有睡个好觉了?人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白天工作压力大、不清醒,晚上睡不好、睡不着。      ①      。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

生物钟和睡眠压力是控制我们昼夜觉醒和睡眠规律的两大因素。其中,生物钟受光线的影响最大,会导致大脑分泌物质来调节清醒和睡眠的节律,作用最为明显的就是褪黑素。当夜晚来临,天色变暗,        ②      ,增加睡意。如果夜晚光线太强,褪黑素的分泌就会减少,影响睡眠。所以,夜晚睡觉之前,要减少使用手机等有荧光屏的设备,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使用遮光性好的窗帘,舒适的藤品。生物钟      ③     ,因此,午后应避免摄入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比如咖啡;茶、可乐、巧克力等;晚餐不宜空腹,也不宜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睡前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以保护睡眠。

人的睡眠的另一个影响因素为睡眠压力。睡眠压力是指随着清醒的时间推移,大脑会不断增加对睡眠的需求。清醒的时间越长,对睡眠的需求就越大,到夜晚睡眠时就会睡得更快、更深、更沉,睡眠时间也会更长。

5.高考前夕,学校邀请专家开展“科学睡眠”宣传活动,请你为活动拟一则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
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节目运用音频、视频、海报等多种表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家国情怀。节目把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情文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声情并茂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一封封浸染着父母之恩、夫妻之爱、兄弟之情的家书,透过声音,连着时空,栩栩如生。《追寻》以一种的方式对经典人物、故事进行了生动演绎,更多革命烈士将被我们了解、认知、传诵。《追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将红色文化以受众的方式传播了出去。

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热气球、交响乐团……这个冬天,哈尔滨为了招待五湖四海的客人们,        地展示诚意和创意,把游客宠上了天。恰如《黑龙江省致海内外游客朋友们的新年感谢信》所说:“我们掏心掏肺掏家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红极一时的淄博烧烤,到火爆全网的“村超”“村BA”;从西安大唐不夜城,到洛阳汉服小姐姐……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太多网红城市趁势崛起的佳话。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固然是一大优势,但还不足够,关键在于走心的服务。

正如,多年前,大小旅馆内都喜欢悬挂一个“        ”的招牌。四个字,简洁明了却感人至深。出门在外,还有什么比一张张热情温暖的笑脸和一次次明目张胆的“偏爱”所营造出的“家”的感觉,更让人心满意足的?希望越来越多的地方能意识到,只有让游客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体贴,他们才会真正产生“家”的感觉,进而与“家里人”同频共振,齐心协力将“家”打扮得更加靓丽出众,敞开“家”的怀抱,邀请更多人参观。

1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出门在外,由走心服务营造的‘家’的感觉最让人心满意足”,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4-03-01更新 | 3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好可爱的南方小土豆!”当下,这句话不是指南方的土豆(食物)有多可爱,而是北方游客对南方游客的昵称。

当怕冷的南方游客来到东北,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有帽子、手套等各种保暖装备;再加上相对北方来说较矮的身高,整个人看起来毛茸茸、圆滚滚的,他们兴高采烈地涌向冰雪世界,蹦蹦跳跳玩得,远远望去,像极了一锅土豆。

再者,土豆清洗前后大变身的样子,也和搓澡前后的南方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多南方人从没搓过澡,来了北方,少不得要体验当地的洗浴文化。近期,北方不少城市的各大洗浴中心,拥挤程度堪比春运,南方游客直接拉着行李箱进入,发起一场的“南泥北搓”运动。原本风尘仆仆、蓬头垢面的南方游客,在洗浴中心搓完,皮肤“锃光瓦亮”,宛如去了土豆皮的土豆,焕然一新。网友戏称,洗浴行动的代号可以是“刮土豆皮”。

“南方小土豆”的昵称流行起来后,不少东北网友纷纷热情解释,“南方小土豆听着可爱又稀罕”。

1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02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书无标点,①________,因而古代学校,入学伊始就十分重视断句的训练。《礼记·学记》说入学第一年就要考查离经辨志,所谓离经,郑玄注曰断句绝也,就是在两字之间隔开,即点断句子;辨志,则是正确领会经文的含义。若是断句错了,就不能正确理解经义,这是读懂古书的起点。②________,所以古谚说:学识如何观点书。古人读书一般是边读边点,点书常作些标记,如在字旁加一个小围,在字中间加一小点等,这些点书的记号,③________。

古人作文文不加点,一直到近代仍是如此。1929520日,胡适还曾写信劝陈寅恪写文章不可不加标点符号。文不加点,往往造成后人的误读,尤其是人名、地名、专用名。

1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5.文中“文不加点”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留白,是中国美学的精髓。中国画的留白地表现了“无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老庄思想,由此亦可窥见中国道家及禅宗哲学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明代画家董其昌曾以禅言艺,将中国画分为南北二宗,尤其推崇南宗的顿悟,认为其参悟方式同文人画的雅逸士气相契合。其中,从“看山是山”到“山在心中”的透悟过程,也点明了化眼前之有为无,方能达智慧神明之心境。作为中国画创作重要手段的留白,给予观者思索、畅想和神游的余地,与禅宗的精髓,遥相呼应。

中国画的留白还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别名“余玉”,以布白凸显灵动,以虚空诠释丰盈,类似音乐演奏中某一刻的“悄然无声”。地处理画面中的留白,不仅可以体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怀,还可以打造画面的审美意境

1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2024-02-19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3-4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5-60.65情境补写  宣传语  得体表达题组
7-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10-11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12-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14-150.65标点符号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16-180.65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19-200.65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