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论述类文本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4-29 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巡视中国山水文学的画廊,或借山水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感,或因山水而领悟禅机,千姿百态,情景合一。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重视景,即重视作为客观基础的自然物象;重视情,即重视作为主体意识的主观作用,对于自然的自觉审美正起于客观物象与主体情思的对应交感。艺术创作也正需要这主客双方的交互作用。对于山水艺术来说,有了景就有了艺术的客观基础,有了情就有了艺术的内在生命。所以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符合于审美和创作的内部规律,它也就能够促进山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怀,文学中的山水成份不断增加,由只言片语的写景发展到独立的山水诗,以至产生了大篇幅的山水游记,山水文学的涓涓细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摘编自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有关,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
B.表现型艺术和再现型艺术不同,二者的区别在于对外物是感知并表达出来,还是仅作样貌模仿。
C.中国人重视心与物的交互和融合作用,既能从山水中悟得禅机,也能够借用山水表达现实感受。
D.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能够促进山水艺术以及抒发情感,所以山水诗才能由片段写景到独立文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即“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造就了中国山水文学发达,重点突出。
B.文章结构上采用了层进式结构,从提出观点到分析原因到总结意义,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将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对比,强调了“情景交融”的优势。
D.文章论证使用了大量修饰词语,如“更主要”“更经常”等等,体现了学术类文章的平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古典美学受模仿说理论影响,较少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山水文学的长远发展。
B.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可作为论据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
C.王夫之的诗评“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可作为论据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
D.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创作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又是对自然环境的超越,这一理念仍可为当代文学创作所借鉴。
2024-01-04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荣时期。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和王粲、刘桢、徐干、陈琳、阮瑀等建安七子。他们一扫汉末文人的颓唐,学习乐府民歌,通过亲身体验,来反映社会的丧乱和人民的难,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他们的不少诗篇,还表现了期盼乘时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名垂青史的奋发精神,大多情怀慷慨,意气风发,才调纵横。语言上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疏朗明白,不尚雕琢,具有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或者称之为汉魏风骨。唐代诗人曾经把追求建安风骨当作革新诗风的一个有力口号。

建安文学之后出现了正始文学,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在魏晋易代之际,为了反对司马氏集团的政治统治,嵇康直接抗争,诗文均愤世嫉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阮籍不敢公然反对,外表佯狂放诞,内心十分痛苦。其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大多采用比兴象征的手法,写得隐晦曲折,意旨深远,创造了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这种五言咏怀组诗的体制,也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西晋时期,诗歌和现实的关系渐渐疏远,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此后诗坛的复兴,要到东晋、刘宋两代,代表作家是陶渊明、谢灵运。陶渊明的诗歌按内容可以分成田园诗和咏怀诗。田园诗是他的独创,或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自己怡然自得的心境,或歌颂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为诗歌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后代诗人像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都受到他精神品格的影响,从他的诗中得到了艺术的养料。当时另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则热衷于山水。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谢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东晋、宋、齐是南方民歌产生最多的时期。南方民歌大多属于南朝清商曲中的吴歌西曲,内容几乎全是关于男女爱情的,代表作有《西洲曲》《子夜歌》《读曲歌》等。这些作品多为五言四句,情调哀怨缠绵艳丽柔婉,且喜用双关谐音,语言活泼,当时文人仿作甚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感情直率,语言朴实,风格刚健。

与此同时,南北朝文人诗的创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鲍照和谢朓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两个诗人。其中鲍照的诗歌,偏重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满。谢朓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诗歌合律性高,有些作品已经和唐代的近体诗相似。他的一些五言四句短诗,仿自《吴声歌曲》,出语天然,情深味长,对于唐人五言绝句极有影响。

南朝后期,社会风气奢靡,朝纲日益堕落,士人气质纤弱,所作诗歌大多内容空虚,充满脂粉气。庾信也是在宫体诗的创作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但是,他在出使北朝、被羁不返之后,生活境遇大变,故而能突破齐梁体的藩篱,成为南北朝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他的诗用事贴切,造语新颖,在体制声律上更加接近律、绝等近体诗的格调,着唐人之先鞭。

(摘编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时期,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了文学的自觉,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也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期盼。
B.正始文学充满了愤世嫉俗与压抑痛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作家开启了以诗歌抗争黑暗政治的新形式。
C.陶渊明的诗歌书写了田园景象、田园生活,表达了热爱之情;他的诗歌还表现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
D.与北朝民歌相比,南朝民歌内容比较单一,南北朝民歌的不同还体现在情调、语言、风格等方面。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建安时期时,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先总体概括其文学发展特征,然后列举代表人物进行说明。
B.对东晋、刘宋时期的文人,文章主要从他们对前人艺术特色的传承、自身取得的成就、对后来文人创作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C.文章在论述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用以说理,并使用对比等手法,让读者对所论说的道理有更明晰的认识。
D.文章主要使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不同时期的诗歌发展的特点以及成就,条理分明,思路清晰。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风骨”体现为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表现的都是慷慨激昂,渴求建功立业的奋发精神。
B.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山水诗派和田园诗派,对唐朝很多重要诗人都有引领作用。
C.对于部分诗人来说,比如嵇康、鲍照、庾信等,创作诗歌不仅是发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也是反抗黑暗政治的途径。
D.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发展有起有伏,虽然在一定时期会被藩篱束缚,但不断变化是诗歌发展的常态。
2024-02-20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是可以断裂和迅速消亡的。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就是明证。所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抵御单极化和文化整合效应,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支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文化整合效应,已经导致许多传统文化的消亡,导致许多文明形态的边缘化。以某些大国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统摄力和冲击力,引起了全球许多国家的高度警觉。这两年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文化安全”的讨论,就是一种防御策略和姿态。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倡导。

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是这么表述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宣言》还说,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我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主流社会和管理阶层所关注的。以前人们多从进化论的角度去评判其高下雅俗,并分别予以对待,这有其历史的理由。现在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看,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各有自身的特色和存在的价值,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它们是守法的、文明的,其文化权利都是平等的。目前我国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不仅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这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要条件。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提倡对民族文化作同情的理解和增强文化包容精神,提倡民族理性,防止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抑制民族主义狂热与偏激,以利于民族平等和团结和睦。社会主义社会绝不是一个在思想文化上清一色的社会,而应是文化领域多元和谐的社会。一方面,社会在政治原则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和尊严;另一方面,社会又能把主导性与多样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给各族人民的特色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使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尊重差异”,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或倡导多元文化主义而固化、甚至扩大差异;“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淖;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同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

(摘编自商文莉《从民族平等看文化相对观》)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上一些伟大文明的消亡说明了文化的进化是非线性的,有时会断裂,甚至消亡。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人们交流创作的源泉,对人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C.我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的前提是——少数民族文化必须是守法的、文明的。
D.只要树立起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建立起信仰之间的互相尊重,就能够实现民族平等。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上逐层递进。
B.文章第二段用引证法论证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及其价值,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
C.文章将文化相对论与进化论进行了比较,以突出人类观念的发展进步。
D.文章论证了倡导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和方法,以提醒人们不要误入歧途。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威胁,必须采取防御策略与姿态,断绝外来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的交流。
B.从文化相对论角度看,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各具价值,享有平等的权利,所以不能干涉其发展。
C.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原则基础上为各民族文化提供自由健康发展环境,是多元和谐的社会。
D.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及价值启示我们:既要坚持人类多样性的原则,更要坚定人类统一性的追求。
2024-03-05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是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珍贵文化遗产,这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地位使之成为国人心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典籍。而司马迁的思想、精神、人格魅力也通过《史记》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史记》如此重要,如何评价它呢?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应该是对《史记》最恰当的评价。《史记》对于中国史学的贡献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奠定了中国史学的独立地位。先秦史籍较少有历史过程的记述与研究,《史记》的问世改变了这一现状,正是它让中国史学从童年走向成熟。其二,规范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其三,创立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四,树立了中国史学的进步历史观,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史记》对于文学的贡献,亦有四个方面。其一,司马迁创立了善叙事理的叙述语言。其二,司马迁是一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倡导的古文运动就是追步司马迁。其三,创立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其四,传奇人于千秋,创立了塑造典型化历史人物的方法。

但是,仅从文史层面评价《史记》还不够。司马迁自己的评价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换言之,《史记》包含天、人、古、今,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

国学之根柢的意义即在此。同时,《史记》是效《春秋》而作的道德伦理典籍,其思想体系是两:一为后王立法,二为人伦立则——《史记》就是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树立法则。因此,《史记》作为治国之宝典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二是,贤人治国,追求君明臣贤。先说国家建构。《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阐释国家草创,司马迁展示五帝禅让相承,记述的是历史不断进化和国家建构不断完善的历程,这表现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观,也就是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间社会的发展。所以《史记》写了许多变革事例,供后人采择。

《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的层面是贤人治国:君要明,臣要贤。司马迁笔下的明君,其正面形象的主要特点是天下为公、任贤使能、领导有方、察纳雅言、关爱民生、珍惜民财;而贤臣则有为民办事、依法断案、为官清廉、救民水火、启迪民智等正面特征。司马迁对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极力颂扬;对暴君昏主、权奸污吏则无情批判,留下正反两面的典型用以警示后世,合称惩恶劝善。七十列传记载的历史人物涵盖士农工商各色人物,惩恶劝善普及全社会,所以《史记》不只是一部史学文学名著,还是一部人伦道德的教科书。

综上所述,《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自成一家之言。而与此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伦理观念。其作者司马迁堪称集史学家、文学家、伦理哲学思想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他将永远值得我们后人铭记。

(摘编自张大可《<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对国人而言意义重大,这离不开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者司马迁的思想精神。
B.《史记》改变了先秦史籍内容粗略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史学摆脱了对其他史学的依赖。
C.司马迁善叙事理,《史记》“传奇人于千秋”,这是部分后世文人追步他的原因之一。
D.评价《史记》,除了要看到巨大的文史价值,还应该关注其作为治国宝典的借鉴意义。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如何评价《史记》,逐一详细论述了这一巨著在文史、治国等层面的重要性。
B.文章议论多用并列结构,这在梳理《史记》各方面贡献的文段中均有较为直观的体现。
C.文章引用司马迁自己对《史记》的评价是作者超越文史层面评价《史记》的立论基础。
D.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史记》为后王立法,其中“国家建构”的借鉴意义相对表层。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博大精深,读懂这本中华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也就读懂了“国学之根柢”。
B.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大量国家变革的实例,为后世帝王普及了发展进步的历史观。
C.司马迁塑造的典型人物能够光耀文史警示后人,是建立在高超的写人技巧基础之上的。
D.《史记》能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由此传递着进步的道德伦理,值得高度评价。
2023-08-08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讲治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因为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契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优秀的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摄影者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D.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理学完成了融儒、释、道三教的文化整合,既有张载、二程、朱熹等理学家的创造之功,也是宋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成果,更是中国儒学面对佛教、道教走出冲突融合的必然结果。而理学对文学的影响,如对南宋杨万里、陆游等人的研究也不能仅仅从文学论文学,还必须结合其理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对其人格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段对文学的不同作用,不能简单而论。

宋代的士人敢于弘扬主体精神,对经学、史学等都表现出不盲目信任的态度,而采取独立思考、经世致用的做法。宋人具有开宗立派的文化自信,具有探索反思的批判意识,具有勇于革新的开创精神,具有很高的力行精神。这一点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特别是个案研究中重视不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书法理论家,更是有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苏轼是政治家、哲学家、书画家,诗词文都为一流水平的文艺全才。有的治中国文学史的学者称之为学术性的作家,而仅仅提及他们写了经学、史学著作。一方面说明宋代作家独特丰富的角色使理论显得不足,另一方面提醒我们用单一的文学家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宋代作家,很难走进作家的世界。必须全方位审视、多维度分析、综合研究,才能真正揭示这些作家的独特思想、性格特征、艺术风格。只有把宋代文学产生的独特社会文化环境,文人独特的生存方法、价值观念,宋代政治思想、理学思想等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宋代文学继承创新的时代特征,放在总体的学术框架下,构建多元化的系统的实用研究方法,才能避免学术研究的碎片化。

由于宋代社会文化的独特性,再加之宋代文学的文本资料十分庞大,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所有材料未能穷尽,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很有开拓的必要。例如,关于欧阳修嘉祐二年知贡举的文学史意义学者已有论述。然而贬斥太学体看似偶然事件,但其中既有时代呼唤、朝廷支持的必然因素,也有欧阳修企图扭转文风的强烈的担当意识与使命感的作用。对这一事件的文化史意义不亚于欧阳修对史学、经学、文学的贡献。如果苏轼不进入北宋政治中心开封,没有卷入新旧党争的漩涡,没有朝官、地方官的经历,特别是没有黄州、惠州、儋州的被贬生涯,也不会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凡此种种,不能用简单化的研究方法来下结论。

同时,宋代作家面对唐代文学,既有超越的主动作为,也有事实上挥之不去、摆脱不掉的崇拜心理,时不时流露出以唐诗作为诗歌美学尺度的倾向。如果一味静止强调唐宋诗文风格之不同,往往很难解释继承、超越、变化的动态轨迹。

宋代历时近三百二十年,许多文学理论的范畴内涵变化很大,相同的范畴在不同的朝代内涵不同,在同一朝代不同的作家诗文中内涵也不同,刘若愚指出同一个词,即使由同一个作者所用,也经常表示不同的概念,而不同的词,可能事实上表示同一概念(《中国文学理论》)。因此对于宋代文学理论必须结合作家的具体诗文进行具体阐释。简单化的分析必然削足适履。

只要宋代文学研究者既敢于超越又不忘继承,加以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更为辩证科学的思维,更为丰富的文史哲等多学科融通的方法,就必然能够开创宋代文学研究的新境界。

(摘选自张瑞君《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宋代文学研究》)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理学完成文化整合,有理学家的创造之功,也是宋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思想开放的成果,更是儒、道、佛融合的必然结果。
B.要研究理学对文学的影响,不能从文学论文学,必须结合其理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对其人格的影响,不同阶段对文学的不同作用。
C.宋代社会文化具有独特性,已有的研究成果未能穷尽所有宋代文学的文本资料,所以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很有开拓的必要。
D.宋代文学研究要开创新境界,必须继往开来,加以更宏大的学术视野、更辩证科学的思维,更丰富的多学科融通的方法。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从研究须有整体思维做指引、研究必须综合考量两个角度论述了如何做好宋代文学的研究。
B.选文事理结合,深入阐述只有构建多元化的系统的实用研究方法,才能避免学术研究的碎片化。
C.选文列举欧阳修和苏轼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阐述了政治生态环境对宋代文学动态轨迹的影响。
D.选文围绕“新时代如何做好宋代文学研究”这一话题,提出继往开来、全面分析作出新成就的观点。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治中国文学史的学者称欧阳修为学术性的作家,是因为其著作的经学、史学价值高于政治思想价值。
B.我们研究王安石的独特思想、性格特征、艺术风格时,如果用单一的文学家的研究方法就很难走进他的世界。
C.宋代的士人敢于弘扬主体精神,因而对经学、史学等都表现出不盲目信任的态度,而采取独立思考、经世致用的做法。
D.唐诗重情韵,宋诗重理趣,因此我们结合理学思想对宋代文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就可以解释宋代文学发展的动态轨迹。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意,简单地说就是诗的意境。情与理融合为“意”,形与神凝结为“境”,情理与形神相互渗透、依存、制约,结出了诗意之果。诗意是文学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因此,诗意具有潜在性、模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那么,小说的诗意又是什么?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因体裁属性不同,不能等同于诗的意境,它是优秀叙事文学散发出的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诗歌之学,是指一切文艺作品,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

解读小说的诗意,我认为有两把钥匙,可以打开曲径通幽之门。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诗经》的注疏,自毛亨之后甚众,但没有一部著作能够完全说服后世,历朝历代都有学者质疑不断,新解迭出,每一家都只是一家之言,而不能达成“全面共识”。之所以不能“达诂”,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小说的诗意,要想“达诂”也非易事。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揭幕人,他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他笔下的很多句子没有饱和感,感觉后面尚未写完,却像铁锤一样敲打着读者的心,无不让人感到压抑、愤怒和惆怅。顺着小说的人物走向和故事脉络前行,在五光十色、意涵丰盈的文字之外,是小说张力的刚劲、诗意的席卷,不断开启着读者的心理和生理观感,在五味杂陈之中,悲悯、怨恨、疼痛,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有很多话想说,却又说不出来,最终变成了读书人的一声长叹。这便是诗意的震撼力。

解读小说的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说:“冰山运动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深藏不露,有着极大的弹性空间,读者尽可以结合文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

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就是一部充满了诗意的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作家哈里在死亡之前的一系列回忆。这些回忆都是片段性的,却连接着他的整个人生舞台。片段留下的缝隙成为解读小说的另一种通道,我们可以在遵循艺术逻辑和生活逻辑的视域下,结合艺术想象与生命情感,在文本之外开拓疆域,追问哈里的情感变迁、心理波动、命运起伏等方面的奥秘。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绝不是教科书归纳的那样,是唯一的主题。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很多“话柄”。因为这种小说具有汪洋恣肆的诗意潜质,“话柄”就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

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而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时一味做加法,太过细腻会产生水分,无遮蔽,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自己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

(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意具有潜在性、模糊性和延伸性的特点,因而它又是一种亦真亦幻、亦虚亦实的存在。
B.因体裁属性的差异,小说的意境与诗的意境有所不同,小说的意境是优秀叙事文学的魅力所在。
C.诗意涵盖了其他文艺作品,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其他一切文艺作品都具有诗意。
D.“冰山原则”中的八分之七有着让读者尽情发挥想象去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的弹性空间。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阐述了诗的意境,并指出其与小说的意境不能等同,引出后文对小说诗意的解读。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以钥匙来比喻解读小说诗意的两种方法,具有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效果。
C.文章以鲁迅小说的诗意为例,是为了论证他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意的代表之作。
D.文章举《乞力马扎罗的雪》和《老人与海》是为了论证“冰山原则”是解读小说的诗意的有效途径。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是因为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带来审美鉴赏的差异,而不能对《诗经》形成“全面共识”。
B.在解读小说诗意时,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意在突出水下八分之七的情感和思想比水面八分之一的文字和形象更重要。
C.对于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教科书对其主题的归纳可能是单一的,这对小说诗意空间的拓展是不利的。
D.叙事紧密,主题鲜明单一,情节平稳,结局圆满的小说,通常情况下在诗意上都是不足的,最终会趋于平庸。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以完整的体例成为正史之祖,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并且以其在人物描写上所达到的水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是陆机在《文赋》里总结的写作经验。传记文学中写人物的对话也是如此。画龙点睛,整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刻画出来了。《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所讲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用人物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作者司马迁提炼的,最能表现蔺相如思想境界的内在美的精粹语言。在《陈涉世家》,司马迁用了许多细节语言来刻画人物,这些语言很具有个性。如开头写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些细节看来似乎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甚关系,但仔细一想,它们却富于代表性,具有典型的意义。

在一篇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当中,正面描写是绝对的重头戏,但仅有正面描写还远远不够,侧面描写的烘托再加上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来。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魁梧伟岸,勇猛无敌。文中不仅正面描写了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还多次从侧面对项羽的孔武有力作了衬托。一句“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便从侧面写出了少年项羽的勇武,吴中子弟皆尚武强力,能为诸多少年英雄所“惮”,可见项羽的非同一般。司马迁对项羽有过肖像描写,与肖像描写相近的是人物的特写镜头,前者偏重于静态描写,后者则是动态的。在“霸王别姬”这段文字中,听闻四面楚歌,项羽“大惊”“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慷慨悲歌,道尽胸中无限失意。

对比映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描写李广就是用的这种手法。李广带兵的特点是宽缓简易“行无部伍行阵”,“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近乎无为而治。程不识带兵却非常严谨,“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乃是一丝不苟。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倾向性。写李广的不幸遭遇,司马迁又是把李蔡与李广对比:“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其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读了这样的文字,读者禁不住要为李广唏嘘叹息,而对当时压抑人才的社会不觉扼腕而切齿了。

人的本性只有在诸如患难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毫无保留,表现得透彻,表现得淋漓尽致。《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作者选择表面平静,实际杀机四伏的鸿门场面,让众多人物在明争暗斗和彼此映衬中展示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紧张的场面与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对秦王意欲毁约的状况,蔺相如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在面对面的斗争中计谋百出,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兼备的爱国形象。

在安排材料上,司马迁写《史记》采用了“互见法”。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要突出的是项羽的豪爽直率、英勇无敌、才气过人,对于他的一些缺点和过失,或做了淡化处理,或掠过不提,但却在《高祖本纪》和《淮阴侯列传》中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高祖本纪》中有一段刘邦数项羽十大罪状的描写,详细地记述了那十条罪状,而同样的情节,在《项羽本纪》中只用“汉王数之”四个字一笔带过,因为这一段是为表现刘邦善于玩弄政治,放在《高祖本纪》中最为合适,而并不是为了表现项羽,这样的有详有略,互为补充,既突出了项羽的个性,又保持了他性格的完整。

(摘编自《〈史记〉中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有删改)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通过写陈涉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了陈涉的远大志向,而通过对四面楚歌中项羽的特写表现了末路英雄的心情。
B.肖像描写是静态描写,人物的特写镜头是动态的,司马迁将特写镜头直接对准项羽,将末路英雄的心情引到极致。
C.司马迁写程不识带兵特点是为了突出李广带兵特点,从匈奴和士卒的反映中,流露出作者的对李广的敬慕之情。
D.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司马迁采用“互见法”描写人物,或详或略,或补或删,记述史实互相补足。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正史之祖”“开创”“先河”等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在史书中的历史地位,并指出本文的探讨主题。
B.文章以《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为例,说明只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将人的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C.文章从注重语言、正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矛盾冲突、互见法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司马迁在描写人物时所达到的水平。
D.文章没有将《史记》只看作历史著作,而是结合典型事例,全面论述了《史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陆机在传记文学的写作中画龙点睛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总结得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经验。
B.司马迁首先意识到要用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就最能表现蔺相如的性格。
C.只有正面描写,没有侧面描写的烘托和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
D.司马迁创造了史书纪传体的新体例,精心选择材料,以前人不曾尝试的笔法在书中描摹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艺一词出于《论语·述而》。文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艺最早的用法来看,它与儒家的六艺密切相关,是士人通过对六艺的学习和实践体悟至理”“玩物适情的形式,目的是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秦汉时期,士人游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步突破先秦儒家六艺的内容而日趋多样,但其地位和价值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一直以来,从事游艺的士人常被以俳优畜之

至建安时期,文人游艺在性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新变。游艺不仅经历了从治国理政的工具到娱乐艺术、从单一到综合、从以因袭为主到以创新为主的转变,而且从事游艺的文人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游艺开始迈入真正艺术化的新阶段。如张华《博物志》载:冯翊山子道、王九直、郭凯等美围棋、太祖皆与埒能。曹丕则在《典论·自叙》中表达了不得与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等人对弈的遗憾。所以,在建安文人看来,游艺既是消遣娱乐的的活动,还是具有专业性、竞技性、观赏性和审美性的的活动,蕴含着的艺术特质和清灵体道,稽谟玄神(王粲《围棋赋》序)的文化意蕴。其地位和价值有了根本性的提高,这是建安游艺文学生成的重要前提。

建安时期,在曹氏父子的提倡和组织下,文人经常举行宴集、游览等游艺活动,在游艺中创作,在创作中游艺。此时不少作品就是在文人宴集、游览等游艺活动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主要包括如下三种类型:一是游艺过程与文学生成。这又分为受命而作和即兴而作。前者一般是受游艺组织者之命而作的。曹丕为太子时,与建安诸子在北园及东阁宴集,也曾命其赋诗。后者是作者因游艺的激发产生灵感或冲动而作。如曹丕的《戒盈赋》序云:避暑东阁,延宾高会,酒酣乐作,怅然怀盈满之戒,乃作斯赋。表现了文人宴集时彼此即兴唱和创作的景象。二是游艺追忆与文学生成。这些作品通常是在游艺结束之后的某一时间,由文人之间的交流或文人独处时的联想而完成的追忆之作。多回忆昔日游艺情景,怀念游艺中的美好体验,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情思。三是游艺研究与文学生成。这些作品不是文人因受某一次或几次具体游艺活动的触发而创作的,而是受该时期游艺风尚综合影响的结果。因为游艺之风的盛行,文人喜爱游艺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游艺的理性思考,所以对游艺的类别及其历史、形制、技法、技巧和娱乐审美功能等进行理论总结,为游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也就成为文人的任务之一。这样文人创作的专门书写游艺知识的作品也就应运而生了。

再次,建安时期的文人游艺培养了文人的艺术趣味,催生了真正意义的游艺文学,使游艺文学走向了独立,成为古代文学中众多文学题材类型之一。建安时期现存创作游艺文学作品的文人不少于22位,作品110余篇。其代表作家三曹、七子,皆有书写游艺的作品传世。游艺文学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围棋、田猎、樗蒲、蹴鞠、投壶等各种游艺活动,而且所运用的文体多种多样。这些书写实践充实和丰富了文学的意蕴,从此我国文学史上文人的游艺文学书写也步入了独立发展时期,游艺文学也成为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建安文人对游艺的文学书写,也对文人的游艺产生了推动作用,在使文人游艺借助于文学得到及时传播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文学与游艺的联系,开启了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二者互动关系的新局面,对后世文人游艺和游艺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摘编自张振龙《文人游艺与建安文学的生成》)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游艺”是士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体悟“至理”,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文化艺术活动。
B.建安时期,游艺的文人得到了社会认可和尊重,以创新为主的游艺迈入真正艺术化的新阶段。
C.当游艺既是消遣娱乐活动,又是艺术活动,蕴含着艺术特质和文化意蕴后,游艺文学就产生了。
D.建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游艺文学,不仅与游艺活动相互推动,也与文人的艺术趣味密切相关。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指出“游艺”一词的出处,证明了游艺从其产生起就是文人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B.文章写魏晋以前的士人游艺,是为了阐明建安时期文人游艺在性质、内容、形式等方面发生了新变。
C.《兰亭集序》和《滕王阁序》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持作者对“游艺追忆与文学生成”这一类型的阐述。
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华的《博物志》和曹丕的《典论·自叙》的记载都能表明对弈是建安文人重视的游艺活动。
B.无论游艺文人是受命而作还是即兴而作,这些创作既是游艺促发的结果,也是游艺的组成部分。
C.文人对游艺的理性思考为游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指导,游艺研究也就成为文人的任务之一。
D.游艺活动内容丰富所以可以运用的文体就多种多样,文人的书写实践也丰富了游艺文学的意蕴。
2023-01-14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衡量艺术形象的最高美学准则都可以归结为传神。

传神者,传形之神也。就是说,艺术形象要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应坚持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形似是神似的基础,脱离了形似就谈不到传形之神。这与所谓通过细节真实展现本质真实的意思是相同的。正如细节真实不等于对生活事实的摹写一样,形似的“似”也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齐白石语)。不论“太似”,还是“不似”,二者都脱离神的支配和制约,只能使艺术丧失真实。

重视形似,并不是说让艺术家把重点放在形似上。艺术真实突出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批评过某些绘画作品“得其形似,则失其气韵”。得其形似,固然是必要的,然而“失其气韵”,便铸成大错。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注]中。”相对于神似的要求来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而要达到神似之“妙”,必须注重对“阿堵”的“传神写照”。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艺术真实。

同形似一样,神似的实质也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清代艺术理论家沈宗骞提出的“传其神之正”的理论,就是在这方面很有见地的主张。所谓“传其神之正”,就是要求对“神”有更为本质的把握,要洞察事物内部更为基本的联系。

那么,具体点说,怎样才算达到“传其神之正”的要求呢?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注意形象之“神”的独特性。歌德说:“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所谓“显出特征”,是说要显示出一件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显示出黑格尔说的“这一个”的内在的精神气质。鲁迅的阿Q、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艺术典型,所以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都是以其鲜明的独特性,突出地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精神特点,达到了“传其神之正”的要求,而获得高度艺术真实的。

第二,要注意形象之“神”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艺术形象精神世界的整体联系。它是对生活真实中各种矛盾关系的整体反映。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就是说,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对形象内在精神气质的揭示,要从整体着眼,通盘考虑,不要只在局部上用力。电影文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对李丽芳形象的刻画,对她内心世界的开掘,就存在缺乏整体感的问题。有些地方,这一形象的刻画还是生动逼真的,能够正确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但通观全篇,李丽芳的精神性格前后判若两人,一个本来是美好的灵魂人为地扭曲了、堕落了,失去了整体感,失去了“神之正”,也失去了艺术的真实。

第三,要注意形象之“神”的典型性。它与形象之“神”的整体性、独特性有密切联系。所谓典型性,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要注意形象的“神之正”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牟世金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形神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的神之正,是由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只有把握住这种由人的生活环境决定的特点,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的真实的特点。”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就作者描写的范围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从促使人物行动的周围环境来看,从战斗的无产阶级已经奋斗了五十年光景的时代环境来看,艺术形象的精神面貌却不是典型的。这就不能不削弱形象之“神”的典型意义,难以达到“传其神之正”的要求。

(摘编自孔智光《试论艺术真实》)

[注]阿堵:眼睛。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神是世界范围衡量艺术形象的最高美学准则,阿Q、哈姆莱特等都是传神的形象。
B.艺术真实与否,关键看其是否突出了神似,即是否体现了神韵、气韵,形似并不重要。
C.形象之“神”的典型性,与独特性、整体性联系密切,典型性是独特性、整体性的基础。
D.齐白石对“太似与不似”的论述,与歌德关于艺术独特性和整体性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诠释“传神”的内涵,再从三个方面解析艺术形象如何达到“传其神之正”的要求,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文章第三段引张彦远的观点论证艺术真实突出的是神似而非形似的道理,引顾恺之的观点阐释何以达成神似之“妙”。
C.文章第七段以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中李丽芳形象的刻画为例,论证塑造艺术形象要注意形象之“神”的整体性。
D.文章末段以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为例,论证形象之“神”的典型意义缺失,其根源在于未准确把握人的真实特点。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传形之神,就不能脱离形似;但是,形的“太似”与“不似”,都脱离了神的支配和制约,会导致艺术丧失真实。
B.只要能洞察事物内部的基本联系,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就能使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达到“传其神之正”的效果。
C.如果塑造艺术形象只是在某些局部上用力,而忽视其精神世界的整体联系,那么该艺术形象就难免失去艺术的真实。
D.如果没有“未庄”社会这一典型环境,阿Q这个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依据,也难以“传神”。
2024-01-0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10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7-9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0-12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3-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6-18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9-21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2-24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5-27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8-30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