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中 2022-11-10 1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化学是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中只涉及了化学变化
3. 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
B.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C.胶体是混合物,可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D.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到l00nm之间,能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4. 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直径约6到9纳米。“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D.用激光笔照射该物质,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
2021-11-10更新 | 741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北省安陆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学习化学不是靠一味背诵的,要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如“类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下列类推不正确的是
A.已知CO2通入Ca(OH)2溶液中先变浑浊后溶解,SO2通入Ba(OH)2溶液中也先变浑浊后溶解
B.已知H2O能与Na2O2反应生成NaOH,H2O也能与BaO2反应生成Ba(OH)2
C.已知 BaCO3能溶于盐酸,溶液变澄清,BaCO3也能溶于硫酸,溶液变澄清
D.已知 Na2O2与CO2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则Na2O2与SO3反应也为:2Na2O2+ 2SO3=2Na2SO4+O2
6.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② 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③ 氯气的性质很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④ 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⑤ 氯水、氯气、液氯均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③④
7. 关于下列三个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5∶1
C.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KClO3>KBrO3>Cl2>Br2
D.③中1个氧化剂反应则失去电子为10个
8. 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
B.在碱性溶液中:
C.可与锌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
D.使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向溶液中通入
C.澄清石灰水与过量溶液反应:
D.用醋酸除去水垢:
单选题 | 适中(0.65)
10.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的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③②①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①②③
11. 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B.反应生成的的总质量为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5D.该反应一共转移10个电子
2022-11-0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的反应方程式为。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
B.反应Ⅱ的氧化剂是
C.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催化氧化反应后,该溶液的酸性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