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安徽 高一 阶段练习 2021-01-04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也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清波杂志》卷十二:“信州铅山胆水自山下注,势若瀑布……古传一人至水滨,遗匙钥,翌日得之,已成铜矣。”这里的胆水是指CuSO4溶液
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是焰色反应
C.“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的“红泥”是因其含有氧化铁
D.《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中记载:“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古代常用的一种红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HgS
2. 以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11.2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②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氢气和氩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③2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含氯离子数目为4NA
④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分子数为NA
⑤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A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D.①②③⑤
3. t ℃时,将a g NH3完全溶解于水,得V mL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ρ<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且其中n()为b mol。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溶液中c(OH)= mol/L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
C.溶质的质量分数w
D.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4.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OH-+CO2 =HCO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SO+Ba2+=BaSO4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OH-+HCO= CaCO3↓+H2O
D.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Fe3+3SCN- = Fe(SCN)3
2020-12-2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5. 如表所示,对陈述1和陈述2的正确性及二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陈述1

陈述2

判断

A

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钠可与盐酸反应1对,2对,有因果关系

B

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过量过氧化钠,溶液最终变红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1对,2错,无因果关系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钠可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单质1对,2对,有因果关系

D

碳酸氢钠可用于烘焙糕点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溶解度大1对,2对,无因果关系
A.AB.BC.CD.D
6. 已知有如下反应:①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在反应①中作还原剂
B.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氧化性的由强到弱的顺序:
D.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2023-05-14更新 | 826次组卷 | 1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H3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其工业制备原理如下:
I.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II.Ba(H2PO2)2+H2SO4=BaSO4↓+2H3P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I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II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H3PO2具有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在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1
D.反应I中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PH3,转移0.3mol电子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 、CuSO4、NO2、NO和H2O。当产物NO2和NO的个数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分子Cu2S参加反应时有8个电子转移
B.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化学计量系数之比1:5
C.反应中Cu2S既做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反应消耗2个Cu2S时,产生5个NO
2020-12-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在一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两个可左右自由滑动的密封隔板(a、b),将容器分成三部分,已知充入的三种气体质量相等,当隔板静止时,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Y是O2 ,则X可能是CH4B.分子数目:X=Z=2Y
C.若X是N2,则Z可能是COD.气体密度:X=Z=2Y
2018-09-30更新 | 594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10. 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Ca(NO3)2、BaCl2、Na2CO3, 现进行以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2)向(1)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3)取少量(2) 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1) 中的白色沉淀为CaCO3和BaCO3的混合物
B.步骤(2)中一定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CO3+2H+=Ba2++CO2↑+H2O
C.将步骤(2)中的稀硝酸改用稀盐酸,对整个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通过分析,该白色粉末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Ca(NO3)2、BaCl2
11. 如图实验装置用于验证某些物质的性质,在试管A中装入足量的固体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下列问题回答不正确的是(  )
A.B装置的作用干燥CO2
B.在双球干燥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C.双球干燥管和蚊香的实验现象是:淡黄色的Na2O2逐渐转变为白色粉末,点燃的蚊香燃烧更加剧烈
D.若将干燥管内的Na2O2换成Na2O,则实验现象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