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实验基础 > 物质的分离、提纯 >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题型:单选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65 题号:21934231
合成甲基橙(,分子量为327,变色范围值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分子量为173),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另加入亚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上述反应液的溶液。在(a)冰盐浴冷却并搅拌下,将该混合液加入盛有水和浓盐酸的烧杯中,温度始终保持在以下,直至产生白色沉淀(已知此反应大量放热)。
②在试管中将的N,N-二甲基苯胺(分子量为121)和冰乙酸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将该溶液滴加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此时溶液为深红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有固体析出,(b)溶液变成橙黄色,在沸水浴加热5分钟,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得到(c)紫色晶体,产率约
③将粗产品用0.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得到橙黄色明亮的小叶片状晶体。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得到的N,N-二甲基苯胺需要在蒸馏后才能使用
B.使用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物中残留的乙醇和水
C.重结晶操作时需要加入过量水使甲基橙溶解
D.N,N-二甲基苯胺的蒸馏应当在通风橱中进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高锰酸钾在工业中广泛用作氧化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有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焙烧”中有生成。   
②20℃时各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溶解度/g6.381111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通入时,理论上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若“焙烧”时加入的过量,则制得的中混有含元素的杂质
D.操作Ⅱ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2023-12-21更新 | 770次组卷
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纳米材料Cu2O在光电领域有广泛应用。以硫酸厂的废渣(主要成分是CuO,含少量的Fe3O4、Fe2O3、SiO2、Al2O3等)为原料制备Cu2O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还原”中氧化产物对环境友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浸”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除杂”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Fe2O3和Al2O3
C.试剂A可能是H2O2
D.制备14.4g Cu2O至少需要0.8g N2H4
2021-11-01更新 | 548次组卷
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某学习小组以废催化剂(主要成分SiO2、ZnO、ZnS和CuS)为原料,制备锌和铜的硫酸盐晶体。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能溶于稀硫酸的是ZnO、ZnS
B.步骤①、③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③涉及的离子反应可能为CuS+H2O2+2H+Cu2++S+2H2O
D.步骤②和④,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均可获取粗晶体
2019-03-26更新 | 1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