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卷
四川 高三 阶段练习 2017-07-27 4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O、N       
②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③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颜色呈砖红色
④人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          
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⑥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A.①②⑤B.②③④⑤C.⑤⑥D.②⑤⑥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2. 2013年8月的“恒天然奶粉原料检出肉毒杆菌”事件被证实是虚惊一场.该事件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大负面影响是因为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缺氧环境下的细菌,在罐头食品及密封腌制食物中生存能力极强,其繁殖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蛋白质类的肉毒毒素,该毒素能引起特殊的神经中毒症状,致残率、病死率极高。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是异养生物,有氧环境中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B.肉毒毒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
C.与呼吸道相比,消化道更容易被肉毒杆菌感染而致病
D.肉毒杆菌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其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2015-04-0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3. 以下关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①②③④⑤的膜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完成光反应的场所①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D.完成图中②③⑤均为单层膜结构
2016-11-26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河南商丘一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4. 图为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是指细胞膜,e是指细胞质
C.图中b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可以利用h释放的CO2
2019-12-18更新 | 96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永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甲代表Y染色体,则该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B.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16条
C.该细胞在下一分裂时期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是8
D.如果图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B,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交叉互换
2016-11-26更新 | 69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为探究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利用缓冲液维持密闭小室内CO2浓度的相对恒定,室温25℃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对相应装置准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组别光强(lx)实验条件CO2(%)液滴移动(mL/h)
100.05左移2.24
28000.03右移6.00
310000.03右移9.00
410000.05右移11.20
515000.05右移11.20
615000.03右移9.00
A.1组中液滴左移的原因是植物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
B.6组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小于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量
C.与3组比较可知,限制2组液滴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D.与4组比较可知,限制3组液滴右移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7. 在一家族中发现一种罕见的单基因(A、a)遗传病,连续三代出现患者。为了研究其遗传机理,科学家先对该家族第Ⅰ代的3、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是3、4号个体均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图为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的根本原因是3号或者4号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B.7号、12号、14号个体均为杂合子
C.7号、14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D.通过该家族的调查不能确定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2016-11-26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卷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8.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1)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体现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由图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3)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是:利用HIV可识别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病毒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广东中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生物卷
非选择题-实验题 | 适中(0.65)
9. 野茉莉花瓣的颜色是红色,其花瓣所含色素由核基因控制的有关酶所决定,用两个无法产生红色色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及其纯种野生型茉莉进行杂交实验,F1自交得F2,结果如下:
组别亲本F1 表现F2表现
突变品系1×野生型有色素3/4有色素,1/4无色素
突变品系2×野生型无色素1/4有色素,3/4无色素
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无色素3/16有色素,13/16无色素

研究表明,决定产生色素的基因A对a为显性。但另一对等位基因B、b中,显性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色素的产生。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2)为鉴别第Ⅱ组F2中无色素植株的基因型,取该植株自交,若后代全为无色素的植株,则其基因型为__________
(3)若从第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从第I、III组的F2中各取一株能产生色素的植株,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
(4)进一步研究得知,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红色色素的。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请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文字解释上述遗传现象____
2016-11-26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文星中学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0. 海珠湿地公园是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市的“南肺”和“肾”。

(1)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除图中的螺蛳(以藻类为食)和几种水生植物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外,湿地生态系统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2)海珠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广州之“肾”,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功能。但是,如果湿地生态系统长期遭到生活污水的污染,就容易发生水华现象,导致_______________锐减,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稳定性。因此,海珠湿地后期改造主要是通过种植多种植物来降解生活污染物,解决水华问题,此举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3)某研究小组同学发现,同时使用黑藻和好氧细菌能够大大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请简述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6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8月摸底考试理综试卷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1.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 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 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______
(3)要用图1中的质粒和图2中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只使用EcoR Ⅰ相比较,使BamH Ⅰ和Hind 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_______酶。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2016-11-26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甘肃兰州一中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生物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与环境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7
非选择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2,3,4,6,8
2
遗传与进化
3
稳态与调节
4
生物技术与工程
5
生物与环境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细胞的分子组成综合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蛋白质的结构及多样性单选
20.6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单选
30.65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单选
40.85细胞壁的成分及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细胞核的结构单选
50.6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单选
60.6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实验分析与设计单选
70.4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单选
二、非选择题
80.65细胞膜的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学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解答题
90.6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实验题
100.65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污染的防治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解答题
110.65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综合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