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浙江 高三 期中 2017-07-27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
C.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mRNA
D.细胞内产生的CO2进入内环境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2019-06-19更新 | 16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0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模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均有20种,组成核酸的碱基有4种
B.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
C.蛋白质具有热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还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4. 将用3H标记的尿苷酸引入某类绿色植物根尖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
A.细胞核、核仁和中心体B.细胞核、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D.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
2015-12-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如图为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B.在图中a、b、c和d结构中分别进行的是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和运输
C.在图中e结构内,[H]与O2的结合发生于其内膜,同时产生大量ATP
D.若将人胰岛素基因成功导入细菌中并表达,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与其相同
2015-01-22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综生物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细胞膜一定的流动性是动植物细胞完成多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下列哪项与它无关 (        )
A.氧气进入组织细胞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2014-08-08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西藏高考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胞吐和胞吞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细胞跨膜吸收K+的多少与载体数量有关
C.细胞内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D.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
2016-11-26更新 | 10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贵州省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8. 右图为哺乳动物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外膜上也存在该种载体蛋白
B.载体蛋白构象的改变不需要消耗ATP
C.葡萄糖的运输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与此不同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9. 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包裹起来,随后小泡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最后与之融合
B.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
C.在植物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丝分裂的末期,这些小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
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长大,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
2016-11-26更新 | 3883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两校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0.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B.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与神经元释放递质的方式相同
C.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含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较多的线粒体
2015-12-17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4月双周练习(一)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则有关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B<A<C ②实验前B>A>C ③实验后B≥A=C ④实验后B>A>C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面有关ATP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B.DNA聚合酶可以在细胞分裂间期的G1期合成
C.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和ATP合成所吸收的能量,两者在数值上相等,在形式上相同
D.不是所有的一种酶都是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还可能催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2016-12-12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
2016-11-26更新 | 37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4. 真核细胞中进行的代谢过程,必须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G1期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S期DNA的复制
C.需氧呼吸中[H]和O2的结合D.光合作用中ATP的水解
2015-12-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5. 研究发现,汞离子对植物细胞的质膜、线粒体的嵴和叶绿体的类囊体有破坏作用。植物受汞污染后(   
A.需氧呼吸中糖酵解减弱,导致柠檬酸循环减弱
B.需氧呼吸中电子传递链减弱,糖酵解不受影响
C.叶肉细胞的光反应速率下降,碳反应速率不受影响
D.根尖细胞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质膜的选择透性发生了改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列四项分析与该模型相符的是(     
A.若Ⅰ、Ⅲ分别表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则Ⅱ应包括染色质
B.若Ⅰ、Ⅲ分别表示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条件,则Ⅱ应包括通道蛋白
C.若Ⅰ、Ⅲ分别表示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特征,则Ⅱ应包括遗传信息的改变
D.若Ⅰ、Ⅲ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则Ⅱ应包括出现纺锤体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17. 钠钾泵是一种转运蛋白,面向细胞质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钠离子结合位点,面向细胞外侧有两个钾离子结合位点。利用ATP供能,实现钠钾离子的逆浓度转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该转运蛋白转运钠钾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B.该转运蛋白在转运过程中会发生可逆的形变
C.该过程为动作电位的产生积累了离子浓度差
D.转运过程不可能造成质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8. 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透光)、乙(透光)、丙(不透光),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得甲瓶中的氧气含量为a mg,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白天光照适宜,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测得乙、丙瓶中的氧气含量分别为b mg和c mg.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乙瓶中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和O2可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C.白天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a﹣c)mg
D.白天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b﹣c)mg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9.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强、CO 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图).下面说说错误的是( )
A.a点条下NADPH的合成速度大于b点
B.b点条件下RUBP的再生率小于c点
C.X一般大于大气中CO 2浓度
D.a点对应的亮度一般大于全日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20.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衰老、凋亡和细胞全能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癌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所致
B.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C.衰老细胞酶活性和代谢均下降
D.哺乳动物只有受精卵能完全表达全能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21. 下图表示某人病理切片的部分组织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中遗传物质与正常细胞不同
B.在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下细胞②衰老速度加快
C.细胞③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
D.细胞④中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4)
名校
22.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羟基脲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中有完整的细胞周期
B.M期的部分细胞可用于染色体组型的确定
C.秋水仙素的作用会导致M期的着丝粒无法分裂
D.羟基脲能抑制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延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3. 某科学家研究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只有M细胞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N细胞含有叶绿体,只有P细胞能合成糖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M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厌氧呼吸
B.N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P细胞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前期中心体移向细胞的两极
D.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N细胞和P细胞的细胞核内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4. 下表为人体从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染色体组数变化及各阶段相关特点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理过程

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

相关描述

性激素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人类的超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与甲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
B.甲过程和丙过程中都有着丝点的分裂,但前者进行了两次后者进行了一次
C.乙过程体现了细胞识别功能,丁过程mRNA不同决定细胞功能不同
D.丙过程的子细胞核中最多有46个DNA分子来自于卵原细胞
2019-12-12更新 | 227次组卷 | 6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5.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
2021-03-12更新 | 520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嘉兴市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6.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基因型 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Mm的为小花瓣,mm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 Mm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MmRr所占的比例为1/3
D.子代的红花植株中,R的基因频率为2/3
2016-12-12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27.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④F2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⑤成对的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⑥F1体细胞中各遗传因子表达的机会相等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