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北京 高一 期中 2023-11-02 11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热点聚焦、实验与探究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1. 下列相关生物体生命系统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槐: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B.大熊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艾滋病病毒:原子→分子→细胞→个体
D.大肠杆菌:细胞→组织→个体
2023-11-0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2. 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易取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黑藻叶绿体的运动
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
D.黑藻与念珠藻都是水生藻类,属于同一类生物
2023-11-0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5.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生物体内糖类转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生物可能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B.上述四种糖类物质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中
C.上述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淀粉是植物特有,糖原是动物特有
D.淀粉和糖原结构不同,单体不同
2023-11-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6. 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关于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糖类且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B.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抗生素对以上三类肺炎均有效
7. 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它可以作为药物的运载体,将其运送到癌细胞发挥作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药物A能在水中结晶,因此被包裹在脂质体内部水溶性环境中
B.磷脂分子的“尾部”疏水,脂溶性药物B需要被包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
C.脂质体与癌细胞接触后,药物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癌细胞
D.脂质体与癌细胞能特异性结合,可减轻药物副作用
2023-11-01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8. 研究表明,真核细胞中线粒体出现一些“异常”时,线粒体会在分裂过程中,把末端的一部分分裂出去,再把“异常”带走(如图所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线粒体是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的双层膜细胞器
B.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完全来自线粒体
C.线粒体分裂出现的“异常”部分会被溶酶体清除
D.线粒体的这种分裂有利于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2023-11-0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用2 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胞并观察,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ab段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原因是乙二醇分子可进入细胞
B.ac段下降的原因是水从原生质体渗出
C.cd段基本不变,细胞长时间失水过多可能会死亡
D.实验材料取自植物根尖分生区,该处细胞有大液泡
10.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内普遍存在以液滴形式存在的无膜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类似水上漂浮的油滴,没有生物膜包裹,但因化学性质不同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维持稳定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无膜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和中心体
B.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C.与具膜细胞器相比,无膜细胞器与细胞质基质的物质交流更快
D.本题中的无膜细胞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脂质
2023-11-0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2. 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作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甲图,将其置于0.3g/L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过程不需要染色B.图乙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
C.c处细胞液浓度高于a处D.b处的液体是清水
13. 在细胞中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B.若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推测结构⑤是线粒体
C.甲图中囊泡X由内质网经“出芽”形成,到达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
D.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运到细胞外,与蛋白A和蛋白B特异性识别有关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4. 一部分DNA可能从染色体中脱落下来形成环状,散落在细胞中,被称为染色体外环状DNA。该现象在酵母、小麦、人等生物细胞中广泛存在,与肿瘤发生有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外环状DNA具有多样性
B.真核生物都可能含有染色体外环状DNA
C.线粒体中的DNA不属于染色体外环状DNA
D.DNA合成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2023-11-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15. 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完毕后,被包裹在囊泡中,与细胞骨架上的马达蛋白结合,进行胞内运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囊泡与溶酶体两者的形成过程相近
B.该囊泡沿细胞骨架运输的过程消耗能量
C.叶绿体等细胞器无法沿细胞骨架运输
D.该过程促进了细胞内不同区域间的物质交流
2023-11-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16. 细胞受到冰冻时,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当接近到一定程度时,蛋白质分子中相邻近的巯基(—SH)氧化形成二硫键(—S—S—)。解冻时,蛋白质氢键断裂,二硫键仍保留(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巯基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
B.结冰和解冻过程涉及肽键的变化
C.解冻后蛋白质功能可能异常
D.抗冻植物有较强的抗巯基氧化能力
2023-11-01更新 | 101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17. 如图表示不同生物避免持续吸水导致细胞膨胀破裂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只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
B.作为一个系统,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C.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可能不相等
D.若将原生生物置于高于其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升高
18. 膳食纤维主要来自植物细胞壁,被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肝糖原彻底水解产物有差异
B.细菌、真菌与植物三者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C.草食性动物的肠道内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草食动物能利用纤维素的分解产物合成糖原
2023-11-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9. 取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混合培养,发现这两种细胞能够结合在一起;但将细胞膜上糖蛋白成分不相同的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后混合培养,会发现这两种细胞不能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现象说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  )
A.细胞间的相互识别有关B.细胞间的免疫作用有关
C.细胞的分泌作用有关D.细胞间物质交流有关
2020-10-21更新 | 19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临海市白云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0. 最早被发现的细胞器是1769年科学家在草履虫细胞内观察到的颗粒样结构——刺丝泡。当草履虫受到外界刺激时,刺丝泡尖端的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随后刺丝泡发射至体外抵御捕食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草履虫的刺丝泡和其他结构
B.刺丝泡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酶
C.刺丝泡膜与细胞膜、内质网膜的成分基本一致
D.刺丝泡膜和细胞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21. 如图为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C是蛋白质,则A可能为C、H、O、N、Fe
B.若C为核酸,则B的种类有8种,A的种类有5种
C.若C为多糖,则其多样性与B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有关
D.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中
2023-11-0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