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日照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山东 高三 阶段练习 2020-11-04 50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稳态与调节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能用于生长、物质运输等生理过程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D.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所涉及的仪器、试剂及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脂肪的鉴定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③证明DNA半保留复制
④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     ⑤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     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A.①②⑤均需使用光学显微镜
B.①④⑥均需使用无水乙醇
C.②③均需使用离心技术
D.②③⑤均需使用同位素标记法
2020-10-24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3. 人工合成的二甲基精氨酸能加强细胞中内质网的糖基化功能,促进蛋白质的运输和分泌,同时能诱导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更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消化酶和抗体分泌均与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
B.使用二甲基精氨酸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更新速度会加快
C.二甲基精氨酸对细胞的作用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D.使用二甲基精氨酸后,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会增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将洋葱某部位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体积自行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部位可能位于洋葱的根尖分生区
B.物质A可能为2mol/L的蔗糖溶液
C.该细胞1.5h后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D.原生质体体积恢复到最初100%时,细胞液浓度高于开始时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图为线粒体的内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大部分H+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
B.H+经质子泵被泵到线粒体基质外属于协助扩散
C.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D.硝化细菌在合适条件下可以发生上述过程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6.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MP在细胞中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AK发挥作用时有ADP的形成
D.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消耗[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
D.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
2022-01-20更新 | 20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为研究光反应中ATP产生的原理,有科学家进行如下实验:将叶绿体类囊体置于pH为4的琥珀酸溶液后,琥珀酸进入类囊体腔,腔内的pH下降为4;然后把悬浮液的pH迅速上升为8,此时类囊体内pH为4,类囊体外pH为8,在有ADP和Pi存在时类囊体生成ATP,对实验条件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A.黑暗中进行,结果表明:H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类囊体
B.黑暗中进行,结果支持:光反应使类囊体内外产生H浓度差,推动ATP合成
C.光照下进行,结果支持: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自色素吸收的光能
D.光照下进行,结果表明:光反应产生的[H]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图表示25℃时,葡萄和草莓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M点时葡萄的净光合速率为10 mg•m-2•h-1
B.已知葡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环境温度改变为30℃,则P点将左移
C.对草莓而言,若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则平均光照强度在Xklx以上才能正常生长
D.光照强度为Yklx时葡萄和草莓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0. 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当细胞周期中某一节点出现“异常事件”,调节机制就被激活,排除“故障”或使细胞周期中断。如G2期末检验点主要检测复制后的DNA是否损伤,细胞中合成的物质是否够多,细胞的体积是否足够大;纺锤体组装检验点(SAC)能够检查纺锤体是否正确组装,纺锤丝是否正确连接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上。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G2期末检验通过后,说明具备分裂条件,细胞将进入分裂期
B.SAC检验未通过,细胞将停留在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状态
C.细胞周期检验点往往与相应的分子修复机制共同作用
D.有的细胞可能因某些原因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研究发现,β-1,3-D-葡聚糖能促进bax基因表达和TNF(肿瘤坏死因子)分泌,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加速死亡以达到强烈的抗肿瘤效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bax基因和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增加有利于抗肿瘤
B.上述机制导致肿瘤细胞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C.β-1,3-D-葡聚糖能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
D.β-1,3-D-葡聚糖通过调控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2.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
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
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
2019-01-30更新 | 2994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天津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②③为自交,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③过程的结果,白花为显性性状
B.F1和F2中的白花植株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C.F2中黄花与白花植株之比为2:3
D.F2白花植株随机传粉,理论上子代黄花:白花=1:8

四、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某果实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其中B控制黑色,R控制红色,且B基因的存在能完全抑制R基因的表达,现向某基因型为BbRr的植株导入了一个隐性致死基因s,然后让该植株自交,自交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黑色:红色:白色=8:3:1,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基因导入到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
B.F1的全部黑色植株中存在6种基因型
C.控制果实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对该转基因植株进行测交,子代黑色:红色:白色=2:1:1
2021-07-15更新 | 859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五、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5. 多组黄色小鼠(AvyAvy)与黑色小鼠(aa)杂交,F1中小鼠表现出不同的体色,是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些过渡类型。经研究,不同体色小鼠的Avy基因中碱基序列相同,但其上二核苷酸胞嘧啶(CpG)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现象。甲基化程度越高,Avy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有关推测错误的是(       
A.基因的甲基化使Avy基因发生突变
B.无法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解释基因的甲基化现象
C.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越高,F1小鼠体色的颜色就越深
D.基因的甲基化可能阻止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六、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图 abc 与 abd 为不同类型的酶促反应实验曲线,有关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曲线 abc 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若 c 点时酶变性失活,则所含有的肽键数比 b点时少
B.若曲线abc 为pH 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则b 点时酶的最适温度和a 点时的最适温度不同
C.曲线 abd,若 x 为底物浓度,y 可表示反应速率,bd 不再增加可能是酶浓度的限制
D.若曲线abd 为某一化学反应产物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bd 不再增加可能是底物已消耗完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图为酵母菌和人体细胞呼吸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X下酵母细胞呼吸时,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3处
B.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C.氧气不足时,人体肌细胞产生的CO2量大于O2的消耗量
D.人体细胞和酵母菌都能在X或Y条件下呼吸,皆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
2020-02-23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科学家通过对氧气传感机制的研究发现,当人体细胞处于氧气不足状态时,会合成肽链HIF1α,并与另一肽链HIF1β组装为蛋白质HIF1,HIF1诱导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促进人体产生更多新生血管和红细胞,以携带更多的氧气供应组织细胞;当氧气充足时,部分HIF1被降解,EPO数量降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原地区居民,其氧气感应控制的适应性过程可利用EPO产生大量新生血管和红细胞
B.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NADP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C.慢性肾衰竭患者通常会因EPO减少而患有严重贫血
D.EPO可通过反馈调节来维持血氧稳定
2020-10-24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七、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9. 图甲表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       
A.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eD
B.甲中基因D与d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形成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存在等位基因
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2020-10-2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八、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类型Ⅱ和Ⅲ
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三种转基因植株都需要逐代自交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植株
2020-10-24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九、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名校
21. 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1),与细胞的信息传递等相关。

(1)小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_____;其中的蛋白质是小窝蛋白。小窝蛋白在_____上合成,然后由_____加工,通过膜泡转运到细胞膜上,成为膜蛋白,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
(2)据图分析,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_____(填“亲水性”或“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的_____
(3)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当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入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2,据此分析,胆固醇与肽段的结合情况是_____
(4)当小窝中结合的胆固醇过少时,小窝蛋白的_____改变,小窝会变扁平,影响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2020-10-24更新 | 95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名校
22.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强光下,激发态叶绿素会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而损伤叶绿体,然而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起到保护叶绿体的作用。下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杏树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段杏树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造成MN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
(2)图中B点时,该杏树的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______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经过这两昼夜,该杏树仍正常生长,则有机物的积累量在图示_____(填字母)时刻达到最大值。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图中FG段CO2吸收量下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在强光条件下,与正常植株相比,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的光合速率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名校
23.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性别差异有着紧密联系,雌激素能促进巨噬细胞产生干扰素,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雌激素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相关实验深入研究。
(1)雌激素作为固醇类激素,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调节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浓度为200ng/mL的雌激素动物细胞培养液处理巨噬细胞,对照组不添加雌激素,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据图1分析,雌激素处理对于巨噬细胞的增殖具有_________作用。
(3)科研人员提取培养48h的巨噬细胞总RNA,利用反转录PCR法检测Dnmt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分析,雌激素可以_________巨噬细胞Dnmt1基因(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的表达,DNA甲基转移酶1可以对核基因进行修饰,在不改变基因________序列的前提下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据图1图2分析,雌激素处理前后Dnmt1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与巨噬细胞增殖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
(4)科研人员推测雌激素对巨噬细胞增殖和Dnmt1表达的影响,可能受oct4基因的表达的调控。科研人员检测了雌激素处理前后oct4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请你阐明雌激素对巨噬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人类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与雌激素对于巨噬细胞的作用机制高度相似,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名校
24. 有研究者对基因型为EeXFY的某动物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图1中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若细胞乙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E,则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变异。
(2)图2中类型b的细胞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________
(3)图2中类型c的细胞含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可能含有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述)。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名校
25. 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H,12号染色体上具有耐缺氮基因T,而华南籼稻优良品种乙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PCR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

HH

Hh

hh

TT

Tt

tt

12

71

60

54

97

49


(1)耐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__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 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7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和花粉管生长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

①据此可知,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_____________分裂时期表达,而P2_________细胞中表达。
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______________更多地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的稳定性。
2020-03-29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一轮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热点聚焦、稳态与调节

试卷题型(共 25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4
多选题
6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2
遗传与进化
3
生物技术与工程
4
生物学热点聚焦
5
稳态与调节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综合单选
20.65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有丝分裂实验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  DNA的粗提取及鉴定的方法单选
30.85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应用单选
40.65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的应用单选
50.8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有氧呼吸过程单选
60.65细胞中的无机盐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有氧呼吸过程单选
80.65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自由扩散单选
90.65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单选
100.4细胞增殖的方式及细胞周期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单选
110.65细胞的死亡  细胞癌变的原因及防治单选
120.65有丝分裂的物质的变化规律  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及意义单选
13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单选
150.65遗传的分子基础综合单选
190.65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基因重组单选
二、多选题
70.65有氧呼吸过程  细胞的死亡
140.6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利用分离定律思维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160.65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170.65有氧呼吸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
180.65有氧呼吸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  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
200.6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三、非选择题
210.4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答题
220.4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及功能  总、净光合与呼吸解答题
230.4动物激素的调节和应用实验题
240.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解答题
250.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