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
广东 高三 开学考试 2021-03-08 36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作用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B.细胞核存在真核细胞内,该结构是真核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C.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内都具有多种细胞器
D.细胞膜是由50%蛋白质和50%脂质组成,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3. 如下图为溶酶体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用于水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B.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与甘油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C.溶酶体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溶酶体破裂后,其内部各种水解酶的活性应升高或不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4. 现有3支试管①②③,先向①号、③号试管内分别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②号试管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再按右图所示步骤操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号试管和②号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B.①号试管和③号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该实验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或碘—碘化钾溶液检测实验现象
D.若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①号试管内出现红黄色沉淀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5.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B.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内ATP的唯一来源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气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只来源于线粒体或叶绿体
单选题-单选 | 容易(0.94)
名校
6.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细胞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的比值都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有关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饥饿状态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
B.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主动运输时消耗的能量只能来自无氧呼吸
D.老人头发变白是因为衰老细胞不再合成酪氨酸酶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8. 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与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科研人员研究中药党参对某种衰老 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酶活性的影响,以此了解其对延缓衰老的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a 酶活性相对值 b 酶活性相对值
正常小鼠组 11.76 52.44
模型小鼠组 7.75 38.57
党参提取物低剂量组 7.96 38.93
党参提取物中剂量组 9.81 43.15
党参提取物高剂量组 11.02 49.63
(注:a 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b 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二者均与细胞呼吸相关)。相关分析 不合理的是(       
A.本实验中的正常小鼠组和模型小鼠组均为对照组
B.实验结果表明党参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C.随着党参提取物剂量的升高,逐渐增强衰老小鼠的线粒体功能
D.与 a 酶相比,党参提取物对 b 酶的作用更显著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9. 在减数分裂模型制作实验中,制作了4条蓝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4条蓝色的染色单体应大小相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也如此
B.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细胞中应有8条染色体且颜色不同
C.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每个细胞中应有4条染色体且颜色不一定相同
D.模拟产生的一个配子中可含有四条蓝色的染色单体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名校
10. 2019年3月28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研究发现,“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细胞连接蛋白家族成员PANX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且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
B.“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C.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
D.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2020-12-21更新 | 1300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2月联合调研检测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1. 稳定性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后者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下列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发展影响,桦尺蠖黑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桦尺蠖变异的不定向性导致该种群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
B.桦尺蠖黑化现象对该种群来说一定属于有利的变异
C.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稳定性选择
D.单向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2. 细胞内外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K+、Na+、HCO3- ;和Cl-等,这些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 等离子有关
B.神经细胞内K+浓度低于膜外,K+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出细胞
C.受到刺激时,由于Na+内流,神经元兴奋部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人的血浆渗透压主要与Na+和Cl-有关,原因是其在血液各溶质中含量占优势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3.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因此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是通过激素调节实现的
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C.光、重力和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也具有调节作用
D.环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表现在植物的个体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及激素发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上
2020-10-24更新 | 616次组卷 | 8卷引用:第4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新教材)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4. 种群和群落是基础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种群通常呈均匀分布
B.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会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C.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群落分层现象是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名校
15. 热带雨林中常见的动物有河马、非洲象、非洲狮、角马、犀牛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河马的迁入和迁出可能会改变该地河马种群的基因频率
B.非洲象和非洲狮争夺地盘不利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发展
C.人类大量猎捕角马可 能会改变热带雨林的演替方向
D.犀牛角可以入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021-01-13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名校
16. 下列有关基因转录、翻译和DNA复制的比较,错误的是(  )
A.转录和翻译不可能在细胞中同一场所同时发生
B.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有差异
C.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均有转录和翻译发生
D.DNA复制时发生碱基配对差错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某生物小组利用图1装置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下培养某植株幼苗,通过测定不同时段密闭玻璃罩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来测量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用缺镁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叶肉细胞内_____合成减少,从而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
(2)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的CO2_____(细胞具体结构)中参与反应,而在黑暗、氧气充足条件下CO2是由_____(细胞具体结构)中释放的.光照条件下,根尖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除线粒体外还有_____
(3)曲线中t1~t4时段,玻璃罩内CO2浓度最高点和最低点依次是__________;t4时补充CO2,此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_____
(4)根据测量结果t4时玻璃罩内O2的量与t0时相比增加了128mg,此时植株积累葡萄糖的量为_____mg.若t5时温度由25℃升高至35℃,植株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升高/不变/降低)。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_________染色。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2个巴氏小体,该雌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________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_________。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表现型为黑色雌猫和橙色雄猫,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名校
19. 瘦素( Lep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能抑制食欲、增加能量代谢、抑制脂肪合成从而减少脂肪积累。当健康者外周脂肪增多时,瘦素分泌增多并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图示途径参与血脂代谢的调节。

(1)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瘦素通过____________进行运输,作用于下丘脑中的靶细胞。
(2)激素X是____________,其促进了脂肪细胞内的____________(过程①/过程②)。其与激素Y的关系称之为____________(协同/拮抗)作用。
(3)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者体内瘦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其体重却没有降低,因此推测肥胖者体内存在着“瘦素抵抗”。推测肥胖者出现瘦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
A.瘦素受体基因突变                    B.下丘脑神经细胞上瘦素受体数量不足
C.瘦素进入下丘脑受阻             D.激素X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
(4)正常情况下,激素Y会促进瘦素的分泌,而瘦素可以抑制激素Y分泌,二者之间形成__________调节机制。研究还发现,瘦素受体基因不仅可以在下丘脑细胞中大量表达,还可以在各种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均可以表达,也可以在睾丸、卵巢、哺乳期乳腺等细胞表达。根据以上描述可以得出瘦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名校
20. 俗话说:春乏秋困,夏盹冬眠。为什么人总是会犯困呢?近日我国科学家通过研究找到了让人变困的相关神经元,即分泌腺苷的神经元。腺苷被认为是调节睡眠的内稳态因子之一,其能促进睡眠,随着腺苷浓度的增加,睡眠压力增大从而促使人睡觉。回答下列问题:
(1)腺苷由_____________组成;腺苷作为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测:每天清晨,人体中的腺苷发生____________,使睡眠压力减小而使人逐渐恢复清醒状态;睡眠稳态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
(3)下面是科研人员寻找分泌腺苷的神经元的主要探究过程:
①科研人员发现小鼠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和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清醒和睡眠期间都是高度活跃的,并且其神经活动总是提前于腺苷释放,据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光遗传学手段激活乙酰胆碱能神经元,会诱发细胞外腺苷轻微但不显著增加;而激活谷氨酸能神经元,则会诱导细胞外腺苷大量增加,进一步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欲进一步证明②的推测,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是实验组胞外腺苷浓度的增加显著低于对照组。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科学家发现苍蝇体内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这种蛋白质对多种细菌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1)科学家首先从苍蝇体内提取到了甲、乙、丙、丁四种单链蛋白质的混合物,其分子大小和电荷的性质情况如图所示

①更换蛋白质混合物的缓冲液时,一般采用________法。
②若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混合物中的蛋白质,移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混合物中的蛋白质,则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蛋白甲和蛋白丙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为测定两种蛋白抗菌能力的大小,科学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作无菌平板。
步骤二:利用________法将不同种类的致病菌分别接种在平板上,培养数日得到长满致病菌的平板。
步骤三:将等量抗菌活性蛋白溶液滴加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平板上的________,结果如下。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更适于作为广谱抗生素。
两种蛋白对各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mm)

编号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增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

伤寒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

蛋白甲

16.2

12.0

14.4

13.1

11.9

蛋白丙

18.2

8.3

11.1

1.0

0


2020-12-17更新 | 846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为了减少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的危害,在对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的研究过程中若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便会死去的菌株。
(2)生物武器包括____________、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
(3)我国对“克隆人”这一技术总体上来说是禁止_________性克隆,但不反对__________性克隆。
(4)试管婴儿技术中为了某些需要,需要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____________(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进行扩增,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检测,与SRY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胚胎性别为____________
(5)设计试管婴儿与普通试管婴儿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入前需要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6)对“基因身份证”,反对者认为: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和治疗遗传病目前困难重重,而且存在个人基因资讯泄露造成社会生活中出现____________的风险,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分子与细胞、稳态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实验与探究、生物技术与工程

试卷题型(共 2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非选择题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分子与细胞
1,2,3,4,5,6,7,8,12,17,19
2
稳态与调节
3
遗传与进化
4
生物与环境
5
实验与探究
6
生物技术与工程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细胞的分子组成综合  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糖类的功能单选
20.8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综合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单选
30.65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及分离方法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综合单选
40.65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酶的特性单选
50.65有氧呼吸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在物质和能量代谢上的区别与联系单选
60.94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单选
70.65细胞中的脂质综合  细胞的衰老  血糖调节单选
80.65酶促反应的因素及实验  有氧呼吸过程单选
90.65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单选
100.4遗传与人类健康综合单选
110.65生物的进化综合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单选
120.65细胞中的无机盐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综合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单选
130.65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综合单选
140.85种群的概念及特征  种群的存活曲线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单选
150.85生物与环境综合单选
160.65遗传的分子基础综合单选
二、非选择题
170.65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计算问题解答题
180.65生物的变异与育种综合(旧)解答题
190.4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基因突变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解答题
200.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实验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解答题
210.65发酵技术综合  蛋白质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解答题
220.85胚胎分割技术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禁止生物武器解答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