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天津 高三 期中 2021-11-13 4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逻辑与思维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一位著名哲学家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而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未来的。这是因为哲学(     )
A.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观点
B.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D.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
2021-11-13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从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行”主要在于(     )
A.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使命
B.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C.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D.提供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现成答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完成对着陆平台成像、着陆点附近科学考察,地面成功接收相关数据并形成了首批科学成果。材料表明(     )
A.宇宙探索活动不断刷新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B.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人类永远不能认识物质世界
C.实践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
D.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铁路建设经历了巨大的发展。透过下图,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事物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的
③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11-1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创”(chuàng),本意为用刀斧砍凿木料,巧建圆形粮仓。一个产品、一件作品、一项事业,从无到有、从不完美到完美、从粗陋到精致,因“创”的行为而更具开拓意义。但“创”(chuāng)也有创伤、创痛之意,许多创造或创新活动常常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遭受批评和嘲笑。“创”的一体两面,给我们带来的哲学启示是(     )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着重把握主要矛盾D.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2021-11-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为了适应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务院决定废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3部行政法规。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A.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C.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状况
D.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9-16更新 | 539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1年天津高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天津市政府统筹规划红色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平津战役·走向胜利”和“生态蓟州·田园如诗”两条精品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名录。从文化的角度看,红色资源建设的价值在于(     )
①反作用于经济,推动经济发展
②解决时代问题,建设文化强国
③教化育人,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④支配人们文化实践与社会生活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端午期间,河南卫视晚会《端午奇妙游》收获了如潮好评。创作团队精心挖掘传统文化和现代表达的契合点,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赋能,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历史遗存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创作团队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走在时代前列
②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全盘继承中华文化,发挥了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④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我国各地博物馆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外交战略,组织实施博物馆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某班组织撰写一篇相关新闻报道,以下适用的观点是(     )
A.创办开放的博物馆,在交流交融中实现共赢
B.建设人民的博物馆,讴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
C.打造有活力的博物馆,在文化创新中走向趋同
D.发展有价值的博物馆,在合作中追求经济效益
2021-12-03更新 | 26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一事例体现了思维具有(     )
A.严谨性B.概括性C.形象性D.间接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棉花和雪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棉花是植物纤维,雪是水凝结成的。但这两种东西都能保温。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疏松多孔,能容纳大量的空气。所以,疏松多孔、能容纳大量空气是棉花和雪能保温的原因。这一因果联系的探求运用的是(     )
A.求异法B.求同法C.共变法D.剩余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中医治病,常用“四诊”(望、闻、问、切).和“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全面诊察,辩证施治。这里体现的思维方法是(     )
A.共性与个性相结合B.归纳与演绎相结合C.分析与综合相结合D.肯定与否定对立统一
2021-11-11更新 | 42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4. 蛙眼具有准确地跟踪空中飞行目标的特别功能。人们根据蛙眼的结构和功能,研制出能够跟踪卫星、监视空中飞行目标的“电子蛙眼”。这个过程体现了(     )
①思维过程以感性具体为起点
②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唯一方法
③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④通过思维抽象获得的认识是对事物整体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异想天开”往往能为科学探索提供鲜活的命题和无限的遐想空间,把“异想天开”与严谨的科学求证结合起来,可能会取得更多原始创新的突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思维是对现在的肯定和对过去的否定
②在科学研究中,想象力比科学求证更为重要
③创新思维要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④“异想天开”要以实践为基础,经得起实践验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倡导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国际关系新理念新思维,顺应了国际国内的“时”与“势”,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灵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特别是近-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病毒全球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每个人都不是孤帆,而是同一条船上的水手,命运休戚与共,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人间正道。事实证明,不同于“西方中心论”的旧视角、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从“上海精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是遵循国际关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道宏途,才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重大考验,成为不稳定世界中的重要稳定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2021-11-11更新 | 52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鲁迅出生、成长在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阶段,但他勇敢站到新文化运动最前沿,以巨大的勇气和强健的笔力发出呐喊,启迪国民心智,提振民族精神。在他那里,桎梏人们精神的封建纲常伦理同灿若星河的中华优秀文化,不能混为一谈;在他那里,一以贯之的是着眼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调适和兼容,以及在此之上的创造性发展;在他那里,把“立人”和国民性改造、新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促使人发挥文化创造的主体性和自信力,去创造一种属于新时代和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鲁迅走过的路,是文化自信之路,也是文化自新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谈谈鲁迅文化观对我们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新的启示。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材料一 杨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更是江门村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偏远村庄。杨宁根据当地土地肥沃、竹林茂密的特点,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往各地。十年来,杨宁带领328户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了“苗阿嫂”品牌,使江门村户均增收3200 元,让贫困户们实现了脱贫。面对荣誉,杨宁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知识带领家乡的苗族乡亲们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我一定要把我们的苗寨建设好,跟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杨宁是如何带领江门村创造脱贫奇迹的。
(2)结合材料二,从质与量的角度,谈谈日积月累地践行正确的价值观与成就人生精彩之间的关系。
2021-11-1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逻辑与思维

试卷题型(共 1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1,2,3,4,5,6,7,8,9,10,16,17,18
2
时事政治
3
逻辑与思维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哲学的任务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单题
20.6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单题
30.6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实践的内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哲学角度考查航空航天成就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原因单题
40.65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  辩证否定的特点单题
50.65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60.6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单题
70.6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单题
80.65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建设文化强国单题
90.85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单题
100.65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单题
110.85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单题
120.65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单题
130.65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单题
140.94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单题
150.65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单题
二、主观题
160.65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材料分析题
170.85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材料分析题
180.65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