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
辽宁 高一 期中 2021-11-25 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劳动对象范围十分狭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少、很低,个人只靠自身力量无法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     
①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体劳动       ②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③按照血缘关系结成部落联盟       ④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它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下列路径能正确反映阶级出现的演进过程的是(     
①剥削关系出现             ②贫富分化加剧
③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④生产工具归家庭私有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奴隶不属于人的范畴;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无罪。由此可见(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处于剥削者的地位
③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④奴隶与奴隶主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这说明(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封建地主只给农民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方某资本主义国家就业率的持续下滑,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不公现象过多将会阻碍经济增长,同时还可能推助民粹主义以及政治动荡。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B.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42年威廉·贝弗里奇爵士发表《社会保险及相关福利服务》,这成为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里程碑。二战以后,英国逐步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而养老保险体系就是福利国家的基石。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制度旨在(     
①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②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③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       ④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       
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
D.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
2023-12-19更新 | 153次组卷 | 49卷引用:统编版(2019)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同步练习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恩格斯在墓前发表过一篇著名的讲话。恩格斯讲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科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时,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的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是指(     
A.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②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邓小平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③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1更新 | 332次组卷 | 102卷引用:【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第2课 第1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课时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在各种力量的反复较量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④标志着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这条“正确道路”是指(     
A.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B.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C.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D.带领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明确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自觉和人民自省,实现社会主义
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0更新 | 89次组卷 | 9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下列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①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改造       ②对农业以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共中央召开了为期36天的工作会议,本来是一次主要讨论经济工作的会议,但突破原定议题,围绕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讨论了若干重大问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策,实现历史转折,作了充分的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说法正确的有(     
①把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推进企业改革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30更新 | 181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的飞跃,使中国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要继续动员全党全国各民族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实行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       )
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②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的主导作用 
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④有利于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下面是从明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的变化: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期)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的变化表明(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表明我国农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③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0-22更新 | 332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改革开放成果丰硕,对其各方面可总结如下: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梅花扑鼻香: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鼓励人民适度享受
②大胆去尝试:要破除僵化教条思想观念,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③黄金无足色:要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推动开放纵深发展
④仍需傲霜雪:要正视改革中积累的问题,积极勇敢迎接挑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26更新 | 2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