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甘肃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7-22 7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
D.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
2023-10-27更新 | 689次组卷 | 114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相同点是(     
①生产资料都是私人占有
②劳动成果都全部归剥削者占有
③劳动者都毫无人身自由
④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373次组卷 | 149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八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是(        )
①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无情批判
②表达对新社会的向往,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提出阶级斗争的主张,找到了社会变革的阶级基础和正确路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17更新 | 894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①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光芒
②科学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9更新 | 220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明确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自觉和人民自省,实现社会主义
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0更新 | 89次组卷 | 9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奋战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22更新 | 52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B.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2023-11-19更新 | 363次组卷 | 415卷引用:山东省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极大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下列能体现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的是(     
①中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需要
②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参与脱贫减贫、环境保护、难民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8更新 | 354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入新时代。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目标新安排,请补充完整(     
A.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基本实现现代化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C.①生态环境根本好转②美丽中国基本实现③实现共产主义
D.①法治社会基本建成②建成现代化强国③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天地。对此理解正确的表述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习近平指出:“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这主要启示我们(       
A.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D.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真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       
①意味着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②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③是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的重要标志
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1-04更新 | 363次组卷 | 22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课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可见()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②真正的哲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中国化的最终成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
A.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B.世界已处于多极化和全球化时代
C.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②我们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是其现实基础
③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某校高一(2)班同学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共识”的征文比赛,他们拟定了一些写作要点。其中你认为符合主题且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独立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定“四个自信"的根本政治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为此,用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需要,更好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启示我们
A.社会主要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加以解决
B.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
C.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发端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历史方位的认识发生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触发生产关系性质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进行了180多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努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①反映了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②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④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②主要矛盾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必须调整生产关系
③我国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制约因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2.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       
①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确立自身的执政地位
②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组织建设的重要地位
③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
④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伟大工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1-08更新 | 239次组卷 | 53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课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20世纪,人民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博弈”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取代。但从“零和博弈”走向“双赢”,要求各方加强合作。这说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是(     
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关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实现了世界各国的梦
③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各国也是重要机遇
④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有机融为一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化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化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关于“十个明确”的阐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民当家做主
D.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结晶,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各类问题的具体方法
B.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C.内容丰富,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D.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26. 中国梦是国家梦。实现国家富强,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国家维度的内涵,反映了中国梦的实力特征。实现国家梦,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强国梦、复兴梦,盼望国家好、民族好,成为中国人民普遍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信念,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梦是人民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梦人民维度的内涵,反映了中国梦的价值特征。强国为了富民,强国才能富民。国家梦、民族梦必须同个人梦融合起来、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梦想才有力量。

中国梦是世界梦。中国的富强离不开世界,也有益于世界,这是中国梦世界维度的内涵,反映了中国梦的文明特征。与世界共患难、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1)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
(2)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07-2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知来路,方能启新程。遥想120年前,一句“少年强则国强”唤醒了无数青年志士的爱国热情和美好希望。而如今,我们站在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又一次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的《开学第一课》再度响亮地用“少年强,中国强”的自信强音,深度激发着滚滚“后浪”们的主人翁意识,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持续深入人心。


某校高一年级组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征文活动,请你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就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如何有所作为写出发言要点。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②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加以阐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2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全面改善,而且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均进入世界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国际格局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正在逐步实现从跟着跑到并肩跑再到领着跑的伟大超越。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由中国发起和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参与支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结合材料,运用这一观点谈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认识。
2020-03-17更新 | 36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哲学与文化
3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4
经济与社会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20.85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30.94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单题
40.85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单题
50.94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60.65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70.6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改革开放的标志  中国梦的本质单题
8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90.85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00.85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单题
110.6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单题
12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13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140.65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单题
150.65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单题
160.6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单题
170.85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单题
180.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190.65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单题
2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中国梦的本质单题
210.65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单题
220.9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单题
230.65中国梦的本质  中国梦的特点单题
24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单题
250.6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单题
二、主观题
260.4中国梦的本质  中国梦的特点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  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材料分析题
270.65中国梦的本质  中国梦的特点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开放性试题
280.8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