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21 5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3年2至7月,英国有超过50万不同行业工人进行了多轮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活成本危机,罢工导致医院停摆、学校关闭、运输中断,英国政府及相关企业不得不与相关劳工组织达成涨薪协议,以应对危机,罢工风波(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采取一定措施以缓和阶级矛盾             
②说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④开启了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08更新 | 1019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洋浦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经济危机爆发后,生产资料会逐步向无产阶级转移
②经济危机的根本矛盾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③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中商品流通领域供求矛盾的直接表现
④危机本身就是通过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达到强制性的综合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10更新 | 208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共产党宣言》问世后,很快就成为欧洲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也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从这一理论宝库中汲取了无穷的营养、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     
①《共产党宣言》为中华民族伟大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导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④《共产党宣言》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奠定实践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近年来美国推出一轮又一轮大手笔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加剧了财富向富裕阶层集中,使得贫富鸿沟越来越深,有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已经成为一个满是穷人的富国。这一现象的本质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以生产相对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痼疾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D.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大量事实表明,种族不平等在美国依旧是一个制度性、系统性问题。各类隐性种族不公在美国无处不在,少数族裔普遍感到生活在“另一个美国”。美国国内存在的系统性种族主义现象(     
①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充满暴力与奴役
②是美国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
③根源在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
④预示资本主义最终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有预测认为,在地缘政治冲突持续、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疫情扰动的背景下,能源危机等因素持续助推高通胀,美国加息政策及经济悲观预期将带来市场需求萎靡、金融市场动荡等,2023年在多方因素的交错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无法避免的
②经济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化
③经济危机的爆发受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④经济全球化是导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其具有(     
①科学性,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一般规律
②人民性,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③实践性,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④开放性,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讲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如数缴纳),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材料反映当时(     
①国家存在不同阶级,统治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占明显优势
②农民阶级地位低下,被统治阶级以多种形式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和劳动成果
④面对残酷剥削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里强调的是(     
①立足实际,紧跟潮流,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
②融汇古今,汲取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面向世界,兼收并蓄,借鉴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
④坚持真理,勇于追梦,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行动指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以上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之语,下列对“幽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因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
②宣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必然性
③共产主义要战胜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使资本主义感到恐惧
④共产主义引发的政治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202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党校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引导学员多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真正体悟马克思主义大本大源,切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论断是基于(     
①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巨大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④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是党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坚守的根本立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01更新 | 2327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空想社会主义者要么停留于理论上的批判,要么止步于对未来乌托邦的美好憧憬。而马克思深刻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能够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可以指引人民改造世界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21年10月14日,“母亲河畔的中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以及二里头遗址宫城,希望能够穿越到遥远的夏朝,寻找最早的中国。在二里头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多项“中国之最”: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造作坊,以及一件长70厘米的绿松石龙形器——被视为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断定中国最早国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佐证”。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鼓吹“君权神授”
③奴隶社会使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迈进文明时代门槛
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以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的高水平社会化大生产为路径,以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材料中(     
①对“无产阶级的运动”的描述,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深层次原因
②对“目的”的描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无产阶级最终奋斗目标
③对“基本特征”的描述,说明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④对“路径”的描述,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24更新 | 5401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等级性考试模拟二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2023-11-19更新 | 364次组卷 | 415卷引用:山东省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56年1月15日,北京各界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大会,庆祝北京市农业、手工业全部实现合作化和在全国第一个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当时的中国(       
①已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激发
③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正在进行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中共八大召开后,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就国内而言,1956年国民收入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92.9%;国际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骚动暴露了苏联体制的弊端,怎样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走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这表明当时(     
①原有的社会主要矛盾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经济土壤
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工作的主题
③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经验
④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1231次组卷 | 20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谈道:“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没有吸收借鉴好苏联经验是经历曲折的主要原因
②印证了生产关系变革必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
④启示我们经济建设要牢牢地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这些成果的取得(       
①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为改革开放和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主要得益于过渡时期制定和实施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17更新 | 794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地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