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峨眉文旅综合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四川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2-15 10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4更新 | 7147次组卷 | 60卷引用: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有专家指出:资本主义带来丰饶的同时,弊端更加明显。目前,全世界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但资本主义社会很难解决全球变暖和贫富差距等问题,并且这些社会问题在新冠危机中更加凸显。对上述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其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②社会问题的解决最终依赖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③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更先进的社会形态所替代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会导致产生贫富差距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31更新 | 233次组卷 | 8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2022年2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一名美国作家说:“工人们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治愈的疾病
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
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022-12-21更新 | 849次组卷 | 65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 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政治试题 (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②资本主义的工业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前提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资本主义本身孕育着一种埋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阶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01更新 | 1187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       
A.生产力的水平B.是否存在剥削C.生产关系的性质D.人的发展状况
2023-11-07更新 | 54次组卷 | 47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财富资源过度向富人集中,财富分布不均,贫富差距过大,大部分老百姓没钱消费,导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经济衰退。由此可知(       )
①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会导致生产绝对过剩            
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③需求不足是发达国家财富资源过度集中的根源        
④经济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瘾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9更新 | 679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2023-11-19更新 | 361次组卷 | 415卷引用:山东省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工人生活状况有明显变化。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增长,劳动群众购买力有所提高,电视机、电冰箱、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基本上已经普及。工人居住条件有明显好转,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下列对上述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使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更加隐蔽
②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③可以缓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
④带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8更新 | 2618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政治试题(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也有坎坷曲折。在其发展进程中,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伟大的飞跃,关于这三次飞跃表述正确的是(       
①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
③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6更新 | 590次组卷 | 5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作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要(     
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确立并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政治前提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2-01-27更新 | 3293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金衢六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系列节目,有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1958年国营738厂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国产电子计算机的制造工作等。这里提及的节目,最适合用于说明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所取得的成就
B.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2020-07-05更新 | 2604次组卷 | 4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3更新 | 3883次组卷 | 21卷引用: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列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革命斗争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没有带领人民走上复兴之路
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③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1840年以来,只有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革命的目的和对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9-18更新 | 2170次组卷 | 36卷引用:重庆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也就是说总路线的主体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对个体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见,总路线的实质是(     
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22-05-18更新 | 2499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政治试题(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无数的“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天眼、悟空、国产大飞机、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等等。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C.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D.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22-07-10更新 | 4626次组卷 | 56卷引用:专题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这是因为(     )
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9更新 | 29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什么初心?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续向哪里前进?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
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4-06更新 | 43次组卷 | 202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综合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8. 习近平指出,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这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认为,这项伟大工程得以实现在于中国所拥有的完整把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德国《明镜》周刊网站也发表了类似看法。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C.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可以广泛推广
D.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019-06-09更新 | 5974次组卷 | 88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高考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基于改革开放(     
①推动中华民族实现由持续衰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②推动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使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是立国之本,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1-29更新 | 69次组卷 | 24卷引用:统编(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检测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④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2023-01-16更新 | 86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并发表演讲时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②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③改革开放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0更新 | 934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政治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③中国道路源自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④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1-27更新 | 1003次组卷 | 10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中2019届高三阶段性测试(二)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28更新 | 5913次组卷 | 5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9更新 | 702次组卷 | 159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1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5.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都是(     )。
A.总结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问题
C.扩大对外开放问题D.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邓小平在谈到我国改革时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到一个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来源和实践主题是(     
A.抛弃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B.仿照欧美走资本主义道路
C.大搞政治斗争巩固社会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诗一般的文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70多年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及的故事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段佳话。红糖蘸粽子是义乌春节传统食物。一日,母亲送完餐后,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些?”正忙着翻译的陈望道应声答道:“够甜,够甜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陈望道的嘴角满是墨汁,红糖一点儿没动。母子二人相视大笑,陈望道粽子蘸墨汁,还连声说甜的“糗事”,让信仰有了滋味。


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2022-12-08更新 | 716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由此,中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遭受过严重挫折,却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1)结合材料,说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是如何确立的。
(2)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
2020-04-12更新 | 1539次组卷 | 18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二)练习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29.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材料二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伟大成果,是一个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1)请从“四个自信”中任选一个,谈谈你对我们最有理由自信的理解。
(2)某校高一(1)班以“坚持‘四个自信’,实现‘中国梦’”为主题,举行了一次演讲活动。请你撰写演讲稿的主要内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政治与法治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6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哲学与文化
3
政治与法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20.8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唯物史观  共产党宣言单题
30.8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40.8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工人运动单题
50.8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单题
60.8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70.85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80.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90.65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单题
1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单题
110.65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12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13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14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5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单题
160.8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7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80.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19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单题
200.85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单题
21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单题
22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单题
23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240.85探索时期的理论指导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单题
250.8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单题
260.8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单题
二、主观题
270.65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材料分析题
28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材料分析题
29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梦的特点  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