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查政治试题
江苏 高一 期中 2022-11-21 11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用115字提纲挈领,俯察审视,勾画出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建时代近5000年的历史进程。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猿相揖别”,说明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
②“小儿时节”,喻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
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生产工具在不断发展
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社会形态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2更新 | 278次组卷 | 9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抽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
2023-12-18更新 | 790次组卷 | 398卷引用:统编版(2019)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4更新 | 7140次组卷 | 60卷引用: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金字塔” 状等级制度(下图)。图示反映出来的信息是(     

①封建主占有农民的所有劳动成果        
②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过
③封建国家实行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农民阶级背负着封建上层阶级的重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导致群众贫穷、消费受限制的根源所在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普遍降低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即生产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9更新 | 294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共产党宣言》中提道:“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①有历史局限性,未看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能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批判现实社会,具有历史进步性
③只有社会理论,缺乏社会实践,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④揭示了无产阶级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01更新 | 156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政治模拟演练卷(山东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①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2-19更新 | 1726次组卷 | 138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一论述(     
①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③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26更新 | 4436次组卷 | 27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实践到理论,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多国到一国、理论到实践
2023-12-02更新 | 735次组卷 | 31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0. 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是( )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C.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D.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023-02-18更新 | 345次组卷 | 56卷引用: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中艰辛地探索,证实了一个结论(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主张根本行不通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④辛亥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3-22更新 | 5854次组卷 | 6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体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列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幸福有了主心骨
②五四运动作为转折点,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③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2022-09-20更新 | 2135次组卷 | 5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3. 李大钊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这反映的信息是(   
①苏联革命成功,为社会主义中国提供了榜样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③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中国出现了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1-13更新 | 3524次组卷 | 3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致远的巨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高一某班同学参与一部纪录片拍摄,以下是一位同学所选取的历史瞬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根据上面这位同学所选取的历史瞬间,给该纪录片拟定一个标题,下列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3更新 | 3883次组卷 | 21卷引用: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