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辽宁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8-27 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①榨取剩余价值是其生产的主要目的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劳动人民背负着沉重的苛捐杂税
④农民的劳动成果完全归地主占有和支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科学判断和精辟分析。他在《资本论》中写道市场经济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爆发。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说法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危机的直接原因
③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④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是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那么十月革命就是让中国人民和先进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也给予了中国先进分子新的启示。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       
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②首次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中性飞跃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批判性地吸收了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从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来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致远的巨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新中国的成立(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为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理论依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党的八大召开后,我国(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2更新 | 91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下列符合这一时期的有(     
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
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技发展取得突破
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都是紧紧线绕“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下列关于时代课题的说法借误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提出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下列事件中呈现的自信,理解正确的有(     
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文化自信
②我团在疫情防控中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制度自信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道路自信
④我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40多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跃,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世界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这体现了(     
①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④改革开放的世界,将给中国带来更多机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中国之路开辟了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路,给世界带来光明前景。中国发展正以积极的方式改变着世界: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军事和科学发展程度等,使其作为一个大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种态势是全球舞台几十年间未曾出现过的。由此可见,中国之路(     
①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生命力
②具有普适性,为处在混乱迷茫中的世界点亮一盏前行之灯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为国际上谋求自主发展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出新的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其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
C.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D.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系统概括为“十个明确”,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回答了新时代国家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十个明确”理解正确的有(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孕育而生
③彰显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
④表明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贡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让一个东方古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在几十年时间里走过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深刻改变着中国面貌和世界面貌
②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端,确立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标准
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
④打破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迷信,宣告了西方现代化的彻底破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广大青年需要(     
①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各种文化元素
②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③胸怀国之大者,努力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
④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8月的4701.1万户,10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3.3%,外资企业从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加51.5%。这说明(     
①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6更新 | 1373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届高三质量监测政治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2022年8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中检)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两家央企所属检验检测企业实施专业化整合,并同步开展中国中检股权多元化改革。这意味着中国中检进一步巩固了国内第一的位置,成为全球排名第九的综合质量服务机构。这一整合(     
①通过企业联合形成聚集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激发了企业的生机活力,提升了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③提高了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降低了国企投资风险
④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实现市场地位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某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农田水利设施和部分建筑物入股,以股份合作制的方式与一家花卉经营公司合作,创新了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表现B.这使该村集体经济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C.这健全了该村的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D.这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研究数据显示,公有制资产288.99 万亿元,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比达55.78%。研究报告还称,非公有制经济在产出、就业、税收等领域的巨大贡献是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这表明在我国(     
①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②公有资产增速高于非公有资产增速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