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十一高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政治试题
吉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11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2023年是五四运动104周年。104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关于五四运动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场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1884年恩格斯写作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研究了人类早期发展的历史,下列推导符合恩格斯研究思想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生产力发展
C.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D.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史书记载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①生产关系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该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地主阶级主要通过收取地租剥削农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从15世纪开始,英国社会发生了一.场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一圈地运动。圈地者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法,有时是直接利用钱赎买,有时则是利用自己的政治与社会权利,强迫贫苦农民去城里工作。由此可见,“圈地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的作用是(     
A.提供了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
B.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C.为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提供了大量货币资本
D.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在新时代前进的征程上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学好《共产党宣言》有利于(     
①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的信念
②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运动到制度的伟大飞跃
③找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方法
④更好理解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及其崇高理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
④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②→③→④→①B.①→④→③→②C.④→②→①→③D.③→①→②→④
2022-12-01更新 | 911次组卷 | 47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届高三质量调查政治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它们相伴而生,唯物史观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有指导作用,剩余价值理论又证明了一般形态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又从各自的角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③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05-31更新 | 7980次组卷 | 79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烟台三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中艰辛地探索,证实了一个结论(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主张根本行不通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④辛亥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3-22更新 | 5863次组卷 | 6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体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     
①对当时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了规定
②规定了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④为以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无产阶级斗争相结合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
③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
④世界各国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新中国成立前的苦聪人一直过着刀耕火种、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直到20世纪50年代,他们才在政府的帮助下迁出丛林与其他民族共同生活。于是,苦聪人“一步跨千年”,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由此推断,新中国成立前的苦聪人(     
①共同劳动且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以氏族为他们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开始广泛使用金属工具进行生产
④分工合作且按需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20年11月3日晚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对外发布。而1953年我们逐渐了解到“五年计划”的提法,关于那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③“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革命
④我国已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8更新 | 1956次组卷 | 24卷引用: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1更新 | 12608次组卷 | 87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今农夫苦身劳力,恶衣粝食,以殖百谷,赋敛萃焉,徭役出焉。”北宋司马光在《劝农札子》中描述了封建社会徭役严苛,压榨贫民,从生产关系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迷信思想桎梏B.森严的等级制度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封建土地所有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④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句话(     
A.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B.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C.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D.阐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2022-10-23更新 | 15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太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五四运动以后,新的宇宙观、人生观一起涌来,新的一代改革者科学地认识和阐述了下层群众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这说明五四运动(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使社会大众都自觉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相同的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24更新 | 34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20. 《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       
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10更新 | 5520次组卷 | 38卷引用:专题0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终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社会变革(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中国的第一》系列节目中,有国产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并首次试飞成功,有1958年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国产电视机,有1958年国营738厂制造的我国第一部国产电子计算机等。以上内容最适合用于说明(  )
A.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所取得的成就
B.我国完成了工业化,建成了工业强国
C.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
2022-09-15更新 | 863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3. 1921年7月,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性
②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
③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④使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这一艰辛探索(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的正确经验总结
③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进行的
④结合了自身实际,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最早的奴隶主是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最早的奴隶是氏族部落战争中俘虏的外族人。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债务奴役,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往往被债主卖到其他氏族部落充当奴隶。此外,惩罚罪犯、海盗掠夺、拐卖人口、奴隶买卖、家生奴隶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的典型。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


有人认为:“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所以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9~1933年的某一个冬天。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美国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产生的原因、阐述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冲突的总根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开展读“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学生围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对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小组活动探究。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路

探究成果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这反复证明了一个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这一正确革命道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到此完成的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引下,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建设,我国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初步改善了工

业布局,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

_____________

以上是某班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请你与他们共同探究,完成上面表格。
2022-10-19更新 | 26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0.4)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

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我国基本结束了不能生产钢轨、无缝钢管、合金钢等钢材的历史,改变了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残缺不全、互不配套的落后状况;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改造,粮食、棉花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经济作物也获得一定的增长,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等疾病,或被灭绝,或得到有效防治。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以“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150字左右。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20.65私有制的确立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3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4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题
50.65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6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70.85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单题
80.8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9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00.85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共产党宣言单题
110.6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氏族制度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单题
12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130.65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题
14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150.65空想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单题
160.65共产党宣言单题
17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18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190.6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200.8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21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22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230.8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单题
24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二、主观题
250.65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辨析题
26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分析题
270.6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材料分析题
280.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