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政治试题
广东 高一 期末 2023-03-07 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经济与社会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4更新 | 7134次组卷 | 60卷引用: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
①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1-04更新 | 13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022-06-26更新 | 31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时代不同,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同。请分别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八大时期、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分别是(     
①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④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2023-01-13更新 | 3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基于改革开放
①推动中华民族实现由持续衰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②推动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使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是立国之本,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11-12更新 | 25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其(     
①理论的科学性,能够回答时代命题,引领时代发展
②道路的成功性,能够适合各国国情,增进民生福祉
③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凝聚奋斗伟力,应对风险挑战
④文化的先进性,能够借鉴有益成果,实现多元指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4更新 | 2906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考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②历史性成就的取得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④实践证明了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9-17更新 | 12934次组卷 | 123卷引用:高一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1):第02讲 第三、四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歌曲《2035去台湾》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这个美好愿望(     
①反映了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有机统一
②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③需要两岸青年接续奋斗,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④要求我们一以贯之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6更新 | 3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③“十个明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④“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是“十个明确”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5-02更新 | 405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对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启示我们应(  )
①坚定自己的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②远眺前行的路,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动性 
③回看走过的路,科学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比较别人的路,立足他国发展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2022年6月17日,国务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十年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国有企业积极改制重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改革。目前,央企和地方国企所属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我国积极稳妥地深化国资国企混改,原因是(     
①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我国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②国资国企混改促进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③国资国企混改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活力和效率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3更新 | 43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2. 2022年,某省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冷链物流和农村电商,强化产业链条延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把农业农村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该政策有利于(     
①推动农村工业化,以实现产业向非农经济转移
②创新农村产业经营模式,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③增加农民消费意愿,进一步激发农村市场活力
④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直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