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天津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1-03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时事政治、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穿越剧可以肆意连接并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两个时空,这样一种颇具创新意味的题材能让编创人员大展身手。如果请你来拍一部原始社会的穿越剧,以下剧情合理的是(     
①生产资料归族长所有②族人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③族人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④靠氏族首领决策处理一切事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每一种生产关系都带有所属时代的鲜明印记。下列对不同生产关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通过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②奴隶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③封建制:地主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全部劳动成果
④资本主义: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02更新 | 439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从一定意义上讲,石器决定原始社会形态,青铜器决定奴隶社会形态,铁器决定封建社会形态,蒸汽机和电力决定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指出了(     
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④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17更新 | 246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发现,但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这两大发现是指(     
A.经济危机科学社会主义B.阶级斗争工人运动
C.共产党共产主义D.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谭嗣同借此诗抒发了对国土沦陷、国家危亡的忧虑和悲痛。下列选项中,对谭嗣同所处社会现状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迫切任务④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与故乡父老欢聚畅谈,有感而发,作诗《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干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红旗卷起农奴戟——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为有牺牲多壮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怕牺牲
③敢叫日月换新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喜看稻菽千重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人民公社社员的劳动热情而喜获丰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11更新 | 1299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习近平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的教育医疗事业获得长足进步
②“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汽车、重型机器、冶金等新兴工业部门
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科技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中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工业化B.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C.恢复国民经济D.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大学生导演小王准备拍摄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微电影。在他构思的镜头中,合理的是(     
①内景:课堂上同学们集体观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闻纪录片
②外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仪式在沪举行
③背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④特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8.7亿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   DP总量达101.6万亿元,首次超过100万大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同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充分证明,改革开放(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1-11-29更新 | 28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近代以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大事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C.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023-01-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全社会积极应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伟大。此次抗击疫情尽显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之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错误的是(     
①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敢于作为——坚定道路自信
②建立了联防联控的机制,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
③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突出坚定文化自信
④防控理念、中医药救治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理论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7更新 | 401次组卷 | 61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C.城市改革大力推进,中国成为工业化国家
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迅速发展,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2021年9月20日,新一届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顺利产生,象征着香港特区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政治体制踏进新里程,这座走过动荡的城市正踏上由治及兴光明大道。这表明(     
①回看走过的路,更要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
②比较别人的路,要善于借鉴和吸取他国政治文明
③远前行的路,要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道路决定命运,要坚定选择符合本国具体实际的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的使命无比崇高,我们的责任更为重大。唯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把握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才能实现“强起来”的伟大目标。下列体现伟大工程的是(     
①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②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短板
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建设
④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2-07-09更新 | 12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③“十个明确”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④“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是“十个明确”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5-02更新 | 405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下对新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②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同步富裕的时代
③新时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④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某贫困村探索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集中流转土地60亩发展大棚蔬菜,创建“瓜---瓜---椒”(两批次西瓜,一批次辣椒苗)种植模式,实现全村脱贫。该村的脱贫得益于(     
①实现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②探索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多样化,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保障农民对土地所有权,拓宽了当地居民收入的来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1-25更新 | 6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