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2-06-23 1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皇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依据材料信息,下列对五帝时期社会现象的猜想合理的是(       
①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五帝没有任何特权,与普通人一起共同劳动
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分工基本完成
④出现了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4-14更新 | 516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19世纪,非洲的布须曼人围猎巨兽时,总是全体出动,男子当猎手,妇女、儿童、老人从旁呐喊助威、围截。这所体现的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进入了奴隶社会B.人们在劳动中的关系是相互合作的
C.人们在劳动中平均地分配劳动产品D.生产资料都归集体共同所有和支配
2022-03-29更新 | 1014次组卷 | 38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拥有一切生产资料并占有奴隶,劳力活动主要以奴隶或农奴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对立。这样的情况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①促进了体脑分工,为科学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不利于奴隶制社会的进步
④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封建社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B.贫者生产积极性不高
C.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D.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2-11-26更新 | 75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面一段材料是300年前一群英国农民给国王的上诉书:
这个有权有势的约翰·波米尔用欺骗、暴力占有您的苦难臣民——我们的牧场,这些土地是我们世代所拥有的。他把这些牧场和其它土地用篱笆围上,作为自己所有。约翰·波米尔为了圈占我们的土地,不惜将我们投入监狱、毒打、致残,甚至杀害,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保全。由此可以看出(       
①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②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掠夺获取资本的作为资本
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资本主义企业获取了大量土地和货币作为资本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4更新 | 663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地位低下,处境悲惨。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的野蛮统治和残酷剥削是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激烈的阶级斗争相伴随。公元前73年,意大利爆发了共和国后期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材料说明(        
①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②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 
④奴隶主为了维护各阶级的利益,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14更新 | 1038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某班同学以“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为议题,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同学们了解了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过程,讨论了“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以下说法能说明此观点合理性的有(     
①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②生产资料公有到私有的变化是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根本原因
③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剥削关系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6-14更新 | 7154次组卷 | 60卷引用: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