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福建 高一 期中 2023-11-13 13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
2023-12-18更新 | 800次组卷 | 398卷引用:统编版(2019)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在距龙骨山南面二三公里的草原上,七八个年轻小伙子手持木棒正在追赶一只肿骨鹿。鹿一直向西奔跑,跑到山脚下的河边,看样子是打算越过河向山坡上逃去,可是预先埋伏在对岸的几个人突然冲出来,堵住了鹿的去路。鹿心慌万状,又想往回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群小伙子一起举起木棒狠狠地朝着鹿身上打去。下列选项符合这段文字的主题是(     
①人们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②原始人共同劳动的场景
③人们在生产中互助合作
④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作井田制。对于井田制下的奴隶生存状况认识正确的是(     
①奴隶主占有奴隶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③奴隶社会建立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毫无人身自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深深烙印在中国封建体制中。皇帝是整个大家的家长,皇权不可侵犯,下属臣子和百姓都被视为他的子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认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在封建制度下,君主的言论是金科玉律,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抗拒不从。从中可以看出(     
①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封建礼教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④封建道德思想是为维护封建国家统治服务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2023年2月,约50万人在英国伦敦参加罢工游行,由于疫情期间政府实施了更加有利于富人的经济政策,同时乌克兰危机使得能源、粮食价格大涨,物价飙升。罢工人员表示,“支付完账单,工资已没有剩余,这让人必须思考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工人们要求提高工资待遇。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此次罢工事件发生的总根源
②工人能够获得薪酬是因为工人能够占有部分生产资料
③工人薪酬与付出不成正比体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④没有疫情和俄乌冲突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罢工抗议事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8-22更新 | 1913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下选项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新中国成立初的过渡时期,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③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④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设想的“乌托邦”岛国中,在农村没有私田,每个公民都必须从事两年以上农村劳动,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作物归整个城市所有。每户根据全家人的需要可随时到仓库领取日用品;公民在固定时间集中在食堂用餐;住房公有,每隔十年调换一次。莫尔的这些设想(     
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
②是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否定
③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探索了人民群众在战胜旧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更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预见性。《共产党宣言》(     
①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奠定实践基础
③指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全人类解放之路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11更新 | 1104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届高考第一次模拟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俄国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为后来的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十月革命(     
①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④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飞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为中国人民改造世界提供了具体方案
④马克思主义是终极真理,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近代以来,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列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幸福有了主心骨
②五四运动作为转折点,在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③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2022-09-20更新 | 2137次组卷 | 5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黑暗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D.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由此可见(     
①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中国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在影像中回望百年党史,在光影中重温初心使命。百集系列短视频《影像中的百年党史》中谈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向社会主义过渡。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这是基于(       

①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主导性因素

③国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没有任何冲突和矛盾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借鉴苏联经验
④我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