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期中过关检测
全国 高一 期中 2023-10-16 6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用115字提纲挈领,俯察审视,勾画出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建时代近5000年的历史进程。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①“人猿相揖别”,说明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
②“小儿时节”,喻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
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生产工具在不断发展
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社会形态自发地由低级向高级更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2更新 | 282次组卷 | 9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抽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 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在入河口处发现史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石城,4000多年前的碧村先民选择于此,形成了粟为主漆为次、大量养殖猪羊牛的农业经济,其丰硕的考古成果,从多角度揭示了黄河岸畔的先民生活。据此推断当时社会最有可能出现(     )
A.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B.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C.文字已经发明和运用
D.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诗经》中《齐风·东方未明》中讲述了东方还未露出曙光,奴隶们就忙乱地穿上衣裤,在公家召唤和强迫下劳作的情形。这一场景反映了(       
①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君主专制钳制奴隶思想       
④人类社会最早的阶级对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是古蜀国的都城,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三星堆古遗址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出土文物中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旷世神品。由此可推断古蜀国时期(       
①人类摆脱了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
②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开始出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生产工具改进,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应用和普及,大量的荒地开垦后被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当时鲁国实行“井田制”,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公元前594年,鲁国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施行“初税亩”田赋制度,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由“井田制”转为“初税亩”(     

①适应了鲁国土地占有关系的新变化

②使社会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③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④缓和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国家文物局于2022年11月10举行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考古人员从邵家棚遗址出土多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并在离此不远的辛店遗址发现商代晚期最大的青铜铸造基地。这些考古发现正逐步还原更加全面、真实、鲜活的商代文明。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当时的生产资料开始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
②当时的奴隶主能组织一定规模的生产协作
③生产力的进步取决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健全
④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一步摆脱蒙昧野蛮状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受能源价格上涨、物价高企及美元持续加息的影响,席卷欧洲的“不满的冬天”现在已经升级为“不满的每一天”,罢工和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从英国、法国、希腊和其他周边国家蔓延到了德国。导致这种此起彼伏罢工潮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生产力被破坏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无法调和
C.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了
D.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经济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奴隶社会,奴隶创造的全部劳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封建社会,地主阶级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无偿占有大量的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这充分说明,在阶级社会里(       
①被剥削阶级对剥削阶级有人身依附关系
②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是赤裸裸的剥削
③剥削阶级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家致富
④剥削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3更新 | 28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奴隶社会——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出现社会分工
③封建社会——相比奴隶,农民能比较自主地劳动
④资本主义——劳动者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4-26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诊断测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列宁曾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比喻为攀登一座未经勘察、人迹未到的高山,要“准备忍受几千个困难,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这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
①是不会在一国率先实现的       
②需要经历曲折反复的斗争
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④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2023年5月3日,人们举着反对AI创作工具的标语走上纽约和洛杉矶街头罢工,怒斥剥削,呼吁提高薪资,要求公平的合约,拒绝给AI打工。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④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矛盾的总根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1834年4月9日,法国里昂工人因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而进行游行示威,工人们打出“不共和毋宁死”的口号,明确提出了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要求。1834年4月13日,在当时政府的残酷镇压下,里昂工人起义失败。对于法国里昂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工人阶级还没有掌握革命的科学的思想武器       
②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不能给工人运动指示方向
③资产阶级势力比较强大,武力镇压工人运动       
④当时阶级斗争的矛头未能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共产党宣言》发表
②一些先进分子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美好社会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
④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②→①→④→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看到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强大力量
②从理性、正义的原则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③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①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2-19更新 | 1736次组卷 | 138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适应性月考政治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6. “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这主要表明共产党(     
①是以科学理论作指导,最有觉悟和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②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③有组织地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④创造性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寻求到自身解放的道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马克思、恩格斯纵览时代风云,吸收时代精华,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某班级同学正在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议题进行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同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乙同学:三大工人运动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③丙同学:巴黎公社成立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④丁同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1921年,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崭新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强化自我锤炼,提升自身的战斗力,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     
①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②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不忘初心和历史使命
③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有了主心骨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前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揭示了(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
③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④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与内在动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这说明(     
①资产阶级为维持自己的统治不断调和阶级矛盾
②资本家的措施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③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手段
④工人阶级实质上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1. 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说:“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党开始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也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有广泛影响力
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2. 2023年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的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体现出《共产党宣言》(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站在人民立场指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之路
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阶级对立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19更新 | 69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它使国际共运中的共产党数量从180多个骤降至13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从15个减少到5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曲折。社会主义发展遭挫折(     
①促使社会主义运动向更符合国情和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②主要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身的缺陷
③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总趋势
④说明在实际的斗争中仍需追寻新的理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都带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转折。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  )
A.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
B.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空想到科学
C.从一国到多国、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
D.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
2023-05-14更新 | 1030次组卷 | 7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B卷)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二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一次社会进步。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下材料是某中学政治学习小组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为议题,探究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探究内容如下: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马克思和恩格斯周密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的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1848年,《共产主义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至此,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对“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总结探究成果。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放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人民网、新华网等融媒体平台也同步推出。节目中讲述了1929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如下:

孩子:“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爸爸:“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孩子:“为什么没有煤了呢?”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爸爸:“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材料二   李强总理说:现在我们的发展更多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更加重视解决“好不好”的问题,特别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在三句话上下功夫: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1)材料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什么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从生产关系角度谈谈材料一中的现象不会出现在我国的理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傅立叶认为,工业化大生产把一切都交给资本家,他们肆意剥削工人,工人变成了劳动的奴隶,致使劳动成为贫困和痛苦的根源。资本家财富的丰裕是以工人的贫困为代价的。

材料二   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认知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结合材料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谈谈应该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时期,都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并解体,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随之改旗易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罕见的世界奇迹,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认识。
2023-10-14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验收考试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主观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政治与法治
3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20.94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30.85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40.85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50.65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60.85私有制的确立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7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80.8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90.6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100.8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单题
110.8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120.85空想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单题
130.85空想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共产党宣言单题
140.85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共产党宣言单题
150.8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共产党宣言单题
160.85唯物史观  共产党宣言单题
170.85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180.85剩余价值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单题
190.65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200.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剩余价值学说单题
210.8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220.94空想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230.65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单题
240.65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单题
二、主观题
250.6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封建制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材料分析题
260.85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材料分析题
270.65方向决定道路 道路决定命运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材料分析题
280.65空想社会主义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材料分析题
290.85空想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