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政治试题
四川 高一 开学考试 2023-10-25 5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 高一某班同学对图片进行讨论交流,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①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②氏族长采用强制手段管理国家事务

③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④这个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4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与这首古代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是(     
①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②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马克思说:“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主要揭示了(     )
A.社会性质是由生产工具决定的
B.社会形态决定生产工具的更替
C.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D.生产关系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2022-11-09更新 | 277次组卷 | 17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下面是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
“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为什么没有煤了呢?”
“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
“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工人失业、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的这段论述表明(     
①生产的绝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③生产结构严重失衡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④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消费意识落后有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是因为它们(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历史条件④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8-31更新 | 994次组卷 | 22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堂》统编版必修1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是(     
A.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B.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
C.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D.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       
A.空想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的发展
C.历史唯物主义D.工人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都带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转折。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  )
A.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
B.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空想到科学
C.从一国到多国、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
D.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
2023-05-14更新 | 1027次组卷 | 73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俄国十月革命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的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其重大影响是(     
①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④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解决土地问题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④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近代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①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无产阶级未能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9更新 | 5513次组卷 | 75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4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正确的党史观艺术化地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②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④为近代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指明了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25更新 | 2476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两者所属的革命范畴和结果相同
②两者的革命任务和革命前途相同
③两者最具决定意义的革命领导权不同
④两者所处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相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7-27更新 | 964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建水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就领导权来说,它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是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就革命步骤来说,它分为农业革命和工商业革命两个步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了,而且站住了。新中国的成立(     

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实现了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7-31更新 | 47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意味着()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关键一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有步骤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工作之后,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即“一化三改”。下列属于“三改”内容的是(       )
①对农业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进一步改造
③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国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
②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2. 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并实现了当家作主B.基于使私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需要
C.新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D.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下表是1952年和1956年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年份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
1952年71.8%6.9%0.7%1.5%19.1%
1956年7%0.1%7.3%53.4%32.2%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我国已经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4.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历史意义在于(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②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得到较迅速发展
③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不断增强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规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③明确了中国社会根本任务
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开国大典,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结合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021-01-13更新 | 181次组卷 | 20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   千年局变,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   峥嵘岁月,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传入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取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   中国新生,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主观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政治与法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氏族制度单题
2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30.6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4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5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60.6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共产党宣言单题
70.9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80.65空想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单题
90.65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单题
100.85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单题
110.65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单题
120.8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单题
13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4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单题
15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单题
160.94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17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18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单题
19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20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210.94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220.9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建立新中国 中国人民站起来  实行改革开放 走向民富国强单题
23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24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单题
25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改革开放的标志单题
二、主观题
26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27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