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辽宁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0-16 1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融合发展、价值挖掘和传播推广做出具体部署。如果请你来拍一部反映原始社会的生存状态的影片,以下情节合理的是(     
A.我用文字记录美丽的心情B.我是一名打铁匠
C.我生活在城市里D.我摘的果实要拿出来均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 “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关于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确立→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产生
B.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阶级和国家产生
C.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产生
D.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阶级和国家产生
2021-10-15更新 | 3711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豫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3.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中国民族学专题博物馆。这是当今世界唯一反映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馆中展品丰富,展现了当时彝族全体社会成员依其生产资料占有和在生产中的地位,分为黑彝、曲诺、阿加、呷西四个等级,黑彝是统治等级,其余三个是被统治等级。统治者把被统治者当作会说话的工具,对他们任意驱使、凌辱、摧残、屠杀和买卖。面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被统治者直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劳动工具甚至是少量土地
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退步       
④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就产生了。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是奴隶社会特有的政治现象②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
③国家是为所有社会成员谋利的工具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与这首古代民歌所反映的社会形态相符合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地主通过收取地租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③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④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9更新 | 681次组卷 | 63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城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模拟考试政治试题(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集中表现,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的解决形式。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从此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地爆发。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会放松对工人的剥削
D.社会生产的商品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出现绝对过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621次组卷 | 188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实践到理论,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多国到一国、理论到实践
2023-12-02更新 | 732次组卷 | 31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小说《子夜》书名寓意为“中国人民即将告别最黑暗的岁月,迎来光辉的黎明”,内容则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荪甫无法回避的冷酷现实及其梦想破灭的过程。书中描写的中国(       
①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却受殖民主义的奴役
②在民族资产阶级带领下,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
③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救国方案无法实现
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04更新 | 308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近代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①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无产阶级未能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9更新 | 5509次组卷 | 75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4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领导阶级不同
②革命的前途和目标不同
③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④依靠的群众不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8-29更新 | 801次组卷 | 22卷引用:浙江省五湖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1949年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
③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0更新 | 3325次组卷 | 194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综合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     
①调动了群众建设的积极性,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历史中,已召开过19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代会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中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最大的贡献是(     
①实现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②明确主要任务是进行“一化三改”
③对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④提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大型发电设备生产等。这说明(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的道路是正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材料三   “工人阶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它们变为公有财产,组织由整个社会承担的社会主义的产品生产代替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

——《列宁全集》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材料中出现的社会形态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概括材料所描述的社会生产关系特点?
2022-10-16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及其价值,并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变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其他条件?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2022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全面小康生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继续向前走,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今天中国的地位、民族进步的影响。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一化三改的总路线,至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022-11-14更新 | 296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材料一   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他们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对理想社会有很多美好的设想,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

材料二   建党101年,新中国成立73年,改革开放44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之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都没有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放射出灿烂光芒、结出丰硕果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两点即可)。
2022-10-15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单题
20.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30.94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40.85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单题
50.8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60.8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70.85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题
80.94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共产党宣言单题
90.8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单题
100.8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单题
110.94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单题
12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政治角度考查党史党建单题
130.6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4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单题
15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党的二十大单题
16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材料分析题
180.65空想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材料分析题
19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20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材料分析题
210.65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