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同步练习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08-21 5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材料表明(     
①我国已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命脉
④中国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B.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伟大转变
D.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党和国家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③规定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④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这句话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
B.乙: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丁:对,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A.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过去革命的目的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现在的目的是消灭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①以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为标志
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从1956年到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一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上述变化(     
①雄辩地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③彰显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
④汲取了党关于中国革命时期的先进经验和智慧成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②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9. 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我国(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C.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22-11-1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
③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0更新 | 3333次组卷 | 195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综合检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近代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①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③解决土地问题,完成新民民主主义革命 ④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8-18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建国初期,围绕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党内出现了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优先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优先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一化三改,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化滞后,三改超前”的状况。这说明
A.工业化道路应服从于所有制改造
B.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次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而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始于1953年,这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关于1953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化三改”正在进行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明确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了社会的主要任务
④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5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三大改造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到1956年结束,在政治意义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胜利转变(   
①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使社会生产力有了高速的发展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使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16更新 | 16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规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③明确了中国社会根本任务
④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56年秋,中共八大的决议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探索,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1)试结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内容分析作出有关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这一科学论断的依据。
(2)运用联系的观点举例说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2020-08-24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堂》统编版必修1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巩固新政权之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点就转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手中资金有限,而各个经济部门都需要发展,工业基础建设需要资金,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重点投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两件大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其内容是什么?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性社会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022-11-1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主观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2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30.6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40.8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5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60.85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70.65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8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题
9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00.6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1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2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单题
130.8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4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5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二、主观题
160.65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材料分析题
170.65十月革命的胜利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奴隶制生产关系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