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山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0-21 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下列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认识错误的是(     
①它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②它在确立之初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它导致了农民失去自由,成了地主的奴隶
④这一制度造成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2-11-01更新 | 163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东省博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只有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阶级;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这表明(     
①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
③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3-02-06更新 | 129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看不见的线”是指(       
A.资本主义私有制B.契约自由的形式
C.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D.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2021-01-16更新 | 675次组卷 | 5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枣庄八中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共产党人的性质与特点。他们认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       
①共产党人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②共产党人根据自身的利益开展无产阶级运动
③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④在同资产阶级斗争的各发展阶段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11更新 | 212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得以前乌托邦似的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实践。这说明十月革命(     
①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首次尝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2-29更新 | 271次组卷 | 5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你认为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是(       
①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                     
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
③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                  
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型时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有人说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奴隶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②私有制的出现使奴隶主完全占有了生产资料和奴隶
③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不是一个理想社会
④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2-10-25更新 | 179次组卷 | 30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柳城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而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 (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共产党宣言》的诞生
③工人运动的兴起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9-13更新 | 708次组卷 | 19卷引用: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1840—1919年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的是(     
①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三大法宝
②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照搬苏联革命模式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西方国家的同情和物资援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比社会主义革命更重要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7更新 | 234次组卷 | 31卷引用:统编必修1 第二课 课时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大事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下列对新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的结束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1-08更新 | 116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具体有(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鼓励支持引导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为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大思政课”的要求,某校组织开展“讲-一个故事、写一份心得”活动,.让史料成为思政“教材”,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实现了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②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一一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战略构想的具体举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9-09更新 | 1565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不是偶然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促使中国人民走上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道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千千万万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②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力量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为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出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然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①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成功结合
③虽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对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探索提供了具体方案
④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023-07-26更新 | 748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1953年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时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进行
③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0更新 | 3325次组卷 | 194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二课综合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