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黑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11-02 22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政治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          )
A.私有制B.金钱C.国家D.剥削与压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当奴隶制逐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时,就被封建制生产关系所替代,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制度对生产的束缚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        )
①残酷的封建制度使农民生活困苦,无法提高购买力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农民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③地主阶级是封建国家的统治者
④封建割据严重阻碍着自由贸易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在封建社会,在正常年景下,农民交租后已所剩无几;遇上灾年,租额不减,农民处境更加艰难。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激起农民的反抗斗争。农民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A.抗租抗税和农民起义B.破坏工具和抗租抗税
C.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D.杀死地主和分田分地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我国唐朝《唐律》规定,所有奴婢谋杀主人者都要处死。而主人杀死奴仆只“杖一百”或者“徒一年”,这表明(       
A.封建等级制度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
B.地主阶级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农民实施思想统治
C.封建等级制度与封建特权制度紧密连接
D.封建国家依靠地主豪绅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2022-11-11更新 | 148次组卷 | 18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一上学期政治新教材期中复习模拟题B卷(提升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文明之初的阶级与国家,是指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时期的阶级与国家。在这一时期,阶级和国家刚刚形成,阶级的划分、阶级斗争的形式和国家机器的专政职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殊性。下列体现阶级和国家关系的有(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是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阶级是在国家产生之后产生的
④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10-22更新 | 242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合肥九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跃升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是人类社会从愚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又一个重要标志。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起自(       
A.原始社会晚期B.奴隶社会C.奴隶社会晚期D.封建社会初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毛泽东在《中同革命和中同共产党•古代的封建社会》一章中说,中同从脱离奴隶制度进到封建制度,“这个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是(            )
①地主完全占有土地和农民劳动成果                                           
②农民有了完全的人身自由
③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土地                            
④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B.蒸汽机的重大发明C.商品交换的出现和发展D.手工工场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十月革命的目击者美国记者约翰•里德认为:“不论人们对布尔什维克的观感如何,它的兴起是一件具 有世界意义的非凡大事。”我们所理解的十月革命的 “世界意义”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C.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D.社会主义阵营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有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旨在强调
A.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B.马克思主义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才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变迁中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D.马克思主义是放眼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很强的时代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欧美转向苏俄,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举起科学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是(            )
A.毛泽东B.李大钊C.董必武D.陈独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
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②剩余价值学说③唯物史观④德国古典哲学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9-12-21更新 | 393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海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感受到的是马克思主义耀眼的真理光芒、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       
①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
②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③马克思、恩格斯完整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
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5.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            )
①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②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③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④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斗争精神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6. 下表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爆发两次里昂工人起义时的相关评论
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在信中说“在德国,资产阶级还在反对王朝和贵族:而在法国,无产阶级却站起来反对资产阶级了。”
里昂《工场回声报》报道“安息吧!……你们的鲜血滋润了这片土壤,从那里一定会生长出无产者解放之树!”
马克思和恩格斯评价它是法国和欧洲阶级斗争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这反映出(     )
A.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更残暴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世界无产者进入联合斗争新阶段
D.无产阶级开始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为指导
2020-11-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世界社会主义有着近500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托马斯•莫尔等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圣两门、傅立叶和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集大成者。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空想社会主义日渐失去了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     
A.俄国爆发“十月革命”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巴黎公社的实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B.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C.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华民族重新左右世界发展的趋势
D.使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避免中国革命发生曲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对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
①直接推动五四运动爆发,推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②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推动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使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22更新 | 25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夏津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1. 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从反面进一步说明(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没有理论的指导就难以取得革命的胜利
④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积贫积弱的中国受到了未曾遭遇的屈辱,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这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必须(     
①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②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发展民族经济,挽救民族危亡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0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二)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            )
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④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7.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       
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9更新 | 702次组卷 | 159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1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8.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       
①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实现了我国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化
③表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④说明建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4-11更新 | 734次组卷 | 26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1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练习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9.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以下选项中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③农业生产满足了人们生活需求                                               
④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0.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之处在于( )
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②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④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1-08更新 | 626次组卷 | 188卷引用:统编版(2019):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练习题

四、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0.85)
31. 人类社会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
2020-11-0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他们可以任意买卖奴隶,可以把奴隶当作财产转让、赠送,也可以把奴隶作为遗产继承。奴隶主像对待牛马那样强制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果发现奴隶稍有懈怠,就用皮鞭和木棒毒打他们,若有反抗,就要处以各种酷刑。

材料二:据清代文学作品和史书的描述,地主郝氏,一次待客就用去白银10万两;道光皇帝的御膳房”,有金银器皿3000多件,仅皇帝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5000个农民一天的生活费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种田的,吃米糠;纺织工人没衣裳;建筑工人住窑房。”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表明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农民阶级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区分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异同。
2019-08-15更新 | 254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2019)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同步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名校
3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分别走过了被称为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中国复兴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材料一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的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所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什么样的道路?
(3)纵观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的历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9
多选题
1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与法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国家的属性单题
20.8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单题
3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50.94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60.65私有制的确立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单题
70.65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单题
80.85封建制生产关系单题
90.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题
100.85十月革命的胜利单题
110.6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单题
120.8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单题
130.6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单题
140.6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题
150.85共产党宣言单题
160.65工人运动单题
170.65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180.94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题
190.8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单题
20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210.85党的领导方式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单题
22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单题
230.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240.65毛泽东思想单题
250.8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260.8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270.85探索时期的理论指导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单题
280.9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290.8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300.85空想社会主义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题
二、多选题
4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三、主观题
310.8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简答题
320.65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材料分析题
33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简答题
340.94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