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同步练习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12-07 14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       
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B.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宣示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意味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述错误的是(     
①由无产阶级领导,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④最终目的在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50年代初期,中国从比比利时还弱小的工业起步,到毛泽东时代结束时,长期以来被耻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六位最大的工业国家之列。我国取得的这些成就(       
①使我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
②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这表明,五四运动(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④使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9-11更新 | 477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最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事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是(       )
A.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     
①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明确了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
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④规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反帝反封建B.阶级斗争C.文化大革命D.发展社会生产力
2022-10-2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群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②个体农业经济能够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③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①人民内部矛盾
②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
年份全国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1952年19.11.50.721.36.971.8
1956年32.253.47.392.90.17.0
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  )
A.私有经济已不存在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五四运动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分水岭,而且在中国社会进程中也具有划时代性的标志。其依据是(     
A.民族资产阶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B.中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C.民主革命对象与领导者均发生改变D.实现了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山河披锦绣,盛世写华章。2022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73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在首都北京上空冉冉升起,中华民族迎来浴火重生的曙光;今天,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意味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宣告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联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我国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材料二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否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事情。对此,党的八大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党的八大提出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021-12-15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富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3年6月,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过程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体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认识。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主观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题
20.9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30.6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4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50.8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6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7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8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9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00.8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1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题
120.8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13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40.8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5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二、主观题
16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材料分析题
170.8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