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江苏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0-21 8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根本原因是(     
A.社会的进步发展推动人类由低级走向更高级
B.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C.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推动了阶级社会的发展
D.新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这样的表述:“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对这段论述解读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开始落后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所有制作为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被消灭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
④这一论述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亲力亲为抓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部署推动了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法宝,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材料主要说明(     
A.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D.上层建筑的变化会引起经济基础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这说明(     
①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总根源
②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根本对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上述危机的爆发(       
①是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④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跌宕起伏,气势恢宏,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下列对社会主义发展史描述正确的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巴黎公社首次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③一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10-27更新 | 2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
D.离开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
2022-09-27更新 | 267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2022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4周年纪念日,也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③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和崇高理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1更新 | 145次组卷 | 74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小说《子夜》书名寓意为“中国人民即将告别最黑暗的岁月,迎来光辉的黎明”,内容则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荪甫无法回避的冷酷现实及其梦想破灭的过程。书中描写的中国(       
①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却受殖民主义的奴役
②在民族资产阶级带领下,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
③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救国方案无法实现
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04更新 | 308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胜利召开。党的八大实际上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所谋划的第一张蓝图。毛泽东同志致开幕词,邓小平同志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同志作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情况说明的建议。以党的八大胜利召开为标志,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表现出开局良好这样一个景象。关于党的八大说法正确的是(     
①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③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根本任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这是从党的20年经验和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结论。没有这个结合就可能经历失败、饱受挫折。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了“两次结合”。这其中“第一次结合”包括(     
①发表了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的《论十大关系》
②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③结合中国特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④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0-27更新 | 353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是我们党作出的这个重大历史结论和重要政治论断,对我们深刻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②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明确了改革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27更新 | 295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〇三中学2022届高三第八次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