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青岛市格兰德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山东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18 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下列对私有制产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③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       
④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永远存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荒地的不断开辟,公田之外的私田不断扩大,数量超过了公田。“私田”……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这使得农民增加了在“私田”上的兴趣,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导致公田日益衰败。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B.私田的出现,标志着私有制在社会上的确立
C.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D.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所以私有制也必然会永远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17、18世纪,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狂飙迭起。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波旁玊朝统治土崩瓦解;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①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③使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④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高一某同学对阶级社会中“剥削的秘密”很感兴趣,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最确切的是(     
①奴隶主奴役并占有奴隶——奴隶被剥削的根本原因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依附于地主,被地主阶级压迫——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④资本家提高工人工资待遇——缓解了阶级矛盾,消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金字塔”状等级制度(如图)。下图揭示出(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金字塔”的基础
②农民阶级的反抗和斗争从未停止过
③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不同等级之间的斗争
④农民阶级背负着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列宁指出:“通常所说的阶级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允许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占有全部土地,那就有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如果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工厂,拥有股票和资本,而另一部分人却在这些工厂里做工,那就有了资本家阶级和无产者阶级。”由此可见(     
①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②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都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③农民阶级和无产者阶级都不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
④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贯穿阶级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3更新 | 1986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从侧面反映(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1更新 | 404次组卷 | 129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高涨,矛盾又重新激化,这必然再一次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以下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过剩是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相对过剩
②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经济危机可以通过自身改革得到解决
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从根本上讲,不是个人的天才预想,更不是马克思在大不列颠图书馆进行纯粹理论推导的结果,而是社会演进的客观必然性的反映,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彰显巨大的生命力。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       
①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与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联在一起,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
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100年来,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共产党宣言》一直在照亮我们的奋斗之路,一直支撑着我们不懈奋斗。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的影响是(       
①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②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宣示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C.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D.意味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某班同学以“中国为什么能”为议题,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①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对比近代以来不同的救国主张和实践活动,阐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②查阅经典文献并搜集相关案例,了解孙中山为振兴中华提出的建设计划,说说当年这个计划为什么能够实现。

③查阅资料、访谈家人,结合载人航天、防疫抗疫等,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④观看《大国外交》等专题片,搜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张,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上述活动设计符合议题要求,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政权更迭中,在“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斗争中,革命以不可阻挡之势,牵引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扭转乾坤的气象和焕然一新的面貌,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的征程。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②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
③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资产阶级领导下的联合专政
④从革命范畴来看,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
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2023-11-19更新 | 353次组卷 | 415卷引用:山东省莒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有(     
①历史任务不同
②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③领导阶级不同
④革命前途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
B.苏联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没有意义
C.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对抗性冲突和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依据是(       
A.中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民族资产阶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C.民主革命对象与领导者均发生改变D.第一次历史巨变的历史任务顺利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8. 近代以来多种救国方案轮番上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这意味着(       
①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②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第一次有了领导者
③中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解决中国问题有了出路和希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6-18更新 | 787次组卷 | 48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政治预测卷(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9. 毛泽东谈到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问题时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道,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文章的上篇,一定要做好这一篇文章。下篇,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农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分上下两篇
②只有完成“上篇”才能完成“下篇”,二者相互衔接
③完成“上篇”,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完成“下篇”,在我国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写道:“(农民)刚分到的土地屁般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性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关于这一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质是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构筑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因未能坚持中共八大的路线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挫折
③完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基本框架,为工业化打下基础
④改革的胜利完成标志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6-14更新 | 699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两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2118日至221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说:“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20185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请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义者不相同的。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结合教材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的理解。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0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政治与法治
3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私有制的确立单题
20.94私有制的确立单题
30.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题
4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奴隶制生产关系单题
50.65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单题
60.6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单题
70.8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8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题
90.65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单题
100.65十月革命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1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单题
12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的意义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单题
130.6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140.85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5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160.65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17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180.85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政治角度考查党史党建单题
190.8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20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二、主观题
210.6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材料分析题
220.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辨析题
230.6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