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江西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11-29 4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时代进入种植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类学工作者走进莽莽哀牢山拍摄了纪录片《苦聪人》,用胶片记录下了那些还在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木石工具刀耕火种的苦聪人的生产生活。由此推断,当时的苦聪人(       
①有生产积极性,迈入了文明时代门槛
②在生产生活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家庭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④不得不共同劳动且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20更新 | 214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2022年3月18日,“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其中,四川稻城皮洛遗址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海拔3750米,是一处超大型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据此,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人们已经学会了利用天然火
②个体劳动逐渐取代共同劳动
③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出现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8更新 | 2330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此时期又被称为”英雄时代”,正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下列能说明其处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的有(     
①出现文字、金属工具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③氏族制度尚不成熟,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④商业繁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出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5. 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2022-11-05更新 | 5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国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屈家岭文化在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的考古发现也为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信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原因是(     
①文字的发明
②城市的出现
③奴隶社会的形成
④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这段话表明(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因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集团
C.建立了国家就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D.有了国家就有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2-08-11更新 | 671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一诗中写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生动反映了在封建社会中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所受的残酷剥削。农民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干杂务等。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
②封建等级制度是农民与地主贫富不均的总根源
③农民没有任何自由,地主占有其全部劳动成果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8-14更新 | 1094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两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沈阳二中、抚顺二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君权神授”,意为君主的权力是神所赋予的,这是对君主的一种神化。统治者通过强调自身统治的合法性,从而使人民服从。封建统治者宣传“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       
A.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经济统治的表现
B.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和基础
C.旨在传播封建道德、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
D.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在中国,不同时期又有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称谓。西欧封建领主制经济下承租份地的农民也称佃农。这表明,在封建社会(       
①劳动者完全失去土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②地主阶级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劳动者          
③收取地租成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09更新 | 559次组卷 | 45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练习: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和工人是通过“契约自由”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工人是自由劳动者,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剩余价值被创造出来,工人生活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工人生活改善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
②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没有让工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③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人受剥削的地位
④剩余价值的增加是工人生活改善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②专制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              
④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逐渐增多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2-08-09更新 | 11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财富资源过度向富人集中,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大部分老百姓没钱消费,导致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由此可知(     
①经济危机是当代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③需求不足是发达国家财富资源过度集中的根源
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导致商品绝对过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0更新 | 2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