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政治试题(二)
云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1-19 29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21年4月,考古人员在广州黄埔陂头岭遗址中发掘了69个储藏性质的窖穴。这些窖穴里出土了夹砂黑胎的釜、罐、豆、支座等,以及泥质陶豆、盘、罐等还有少量的石器。根据材料,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①该遗址可能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原始农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当时的人们出现了定居生活
④人们获得食物的方式以采集为主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下列对各环节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B.个体劳动盛行→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个体劳动盛行
D.私有制产生→个体劳动盛行→生产力发展→国家产生→阶级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宣言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它预见到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2023-02-27更新 | 378次组卷 | 57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五中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因为(     
A.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需要大的发展
B.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D.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5. 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3-10-22更新 | 235次组卷 | 8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说明(     
A.不经过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B.人类社会是直线演进的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D.社会形态的更替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意味着(     
①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具有真理光芒
②科学社会主义看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④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19更新 | 220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根本原因在于(     
A.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成熟,其根本矛盾尚未充分暴露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未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不懂得阶级斗争
D.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未参加当时的社会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帝国主义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决定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毛泽东同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近代以来历经苦难斗争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由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彻底地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在孙中山的眼里,人民是“无知可怜”的幼儿,革命党则是保姆。他说:“这四万万皇帝(人民),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人民)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由此可见,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局限性是(     
①没有认清革命的真正目的            
②没有认识到革命的对象
③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④没有对中国社会性质作出正确判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④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党的八大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
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③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④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2021-12-13更新 | 314次组卷 | 4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这表现在(     
①国家积累了经营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   
①调动了群众建设的积极性,生产力迅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表为建国初期粮食产量增长率(1950~1957年)统计表(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据此可知,当时(     
年度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14.34%8.05%12.34%1.74%1.59%7.84%4.57%1.2%

A.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B.国家政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
C.建国初期粮食产量迅速下降D.个体经营方式阻碍农业发展
2021-11-26更新 | 277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2021年4月印度疫情全面失控,单日新增病例连续多日超过30万例。在突发危机面前,与印度一时间手足无措形成对照,中国在2020年充分利用全球最完备工业体系,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中国制造的强大运转能力。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医疗物资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中国更是尽可能为他国提供医疗防护物资,支持全球抗疫。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在(     
A.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
C.改革开放过程中D.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21-12-23更新 | 238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十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清华大学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于2015年9月中旬受邀登录世界三大慕课平台之一的edX,面向全球开课。一周之内就有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人选修。这也是国内首门登录国际英文慕课平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     
①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②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1953年,党中央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过渡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南。下列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①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4年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期
②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期
③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化三改”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2021-11-26更新 | 25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届高考专题训练:专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2讲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B.都促进了当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发展
C.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
2021-11-26更新 | 2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毛泽东说:“1950年到1957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不能讲1950年到1957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两段论述(     
A.前者强调学习,后者强调独立自主B.都强调了要立足国情发展壮大自己
C.前者强调照搬照抄是不可避免的D.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探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我国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贡献是(     
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0-24更新 | 353次组卷 | 4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申纪兰在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大胆采用“因地制宜,统分适度,适时调整”的方法,使得改革取得良好效果;1985年起,她带领西沟村建起合金厂、石料厂等村办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她招商引资闯市场,兴建红色旅游基地,奔向更美好的生活。申纪兰的这几年人生经历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哪些阶段?(     
①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④中国改革率先在农村取得了突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6. 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自治权
B.“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州、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C.“摸出规律”是指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D.“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7.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前,我们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走过这样那样的弯路,主要是因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没有全部搞清。此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着___这个主题展开的(   
①固守马克思主义
②走自己的道路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贯彻毛泽东思想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1-09更新 | 541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8.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C.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D.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2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③“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1-13更新 | 385次组卷 | 22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0. 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世所罕见的发展与巨变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     
①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24更新 | 570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一中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练习: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②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
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1-07更新 | 3848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中学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积极应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伟大。此次抗击疫情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促进生产生活稳步恢复——坚定道路自信
②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坚定制度自信
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抗疫斗争,保持与时俱进——坚定文化自信
④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坚定理论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3更新 | 254次组卷 | 60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认真贯彻。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
①为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能成功解决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③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④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______。
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探索和尝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D.我国的基本国情
2022-02-07更新 | 168次组卷 | 35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练习: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5. 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不仅是深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奇迹发展,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②把改革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③确立了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的主导地位               
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最早的奴隶主是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最早的奴隶是氏族部落战争中被俘虏的外族人。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债务奴役,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往往被债主卖到其他氏族部落充当奴隶。此外,惩罚罪犯、海盗掠夺、拐卖人口、奴隶买卖、家生奴隶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两千多年来,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的典型。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


有人认为:“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所以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请你结合材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2022-11-10更新 | 471次组卷 | 25卷引用: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同步练习:阶段测试(一)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取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加以说明论证。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截至2022年1月18日,我国已与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将带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统一的超大规模市场……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果说,当年的改革是“增量改革”,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中受益;那么,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更多是利益增进和利益调整并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中流击水,奋楫者进;人到半山,唯勇者胜。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改革开放带来澎湃动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我们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1)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理解。
(2)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提三条建议。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

试卷题型(共 3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35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政治与法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单题
20.65氏族制度  私有制的确立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3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单题
40.6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单题
50.94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党宣言单题
60.6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单题
70.85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单题
80.65空想社会主义单题
90.65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100.65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单题
110.85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12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单题
13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单题
14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改革开放的标志单题
15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160.8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单题
17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18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的标志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单题
190.65探索时期的理论指导单题
20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210.65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单题
22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单题
23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240.65改革开放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单题
250.65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单题
260.65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单题
270.85改革开放的标志单题
280.65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单题
290.9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单题
300.6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其要求单题
31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320.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330.65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340.8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350.6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二、主观题
360.65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奴隶制生产关系辨析题
37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380.65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开放性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