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练习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02-06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习近平总书记把近代中国的国情概括为“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他明确指出:“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一状况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
①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②争得民族自觉和人民自省,实现社会主义 
③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
④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同步富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4-16更新 | 821次组卷 | 34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新中国成立后,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的画像就会矗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遥相呼应。这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们分别是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②他们共同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③他们都成功实现了社会变革
④他们为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走上了不同的革命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2-12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团队,是1921年在上海的一座石库门小楼里集结出发的。当年这里是望志路106号,1943年至今是兴业路76号。由“望志”而“兴业”,是历史的巧合,也喻义着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①使中国人民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③是中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
④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02更新 | 590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茶馆》中,秦仲义是维新变法后出现的民族资本家,他企图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但惨淡经营几十年的工厂却被当作“逆产”没收。以他为代表的各阶层之所以没有成功,原因在于他们(     
①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
②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没有提出自己的方案
③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持久的群众运动
④人数太少,分布太广,不能集中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22更新 | 1518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十月革命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已经意识到中国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太陈旧,应当用新制度取而代之,并试图通过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来拯救中国,但现实却证明,这条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决定性因素是(       
A.工人阶级还比较年轻B.缺乏先进政党的领导
C.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开展国共合作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是画家蒋兆和的代表作,作于1949年。蒋兆和历尽旧社会磨难,对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的欺辱与苦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的幸福都体会尤深,他以仰视的角度描绘了手持镰刀、高举五星红旗的工农群众的伟大形象,表现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真实感受。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使中国人民在经济上实现小康,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②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迎来当家作主的时代
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开始
④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伟大转折点,是古老中国获得新生的里程碑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1-08-20更新 | 490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选修)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8. 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泽东再次提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纪念1644年李自成义军推翻明朝进入北京接着败亡的文章),说:“这仅仅是读了个开头,这篇文章是要永远读下去的!”毛泽东重提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的背景是(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B.北平政协召开,筹建新中国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D.中共七大召开
2020-08-28更新 | 259次组卷 | 5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高一政治新教材必修1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同步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某高中拟举办传承红船精神系列活动,这样做旨在(     
①回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
②感悟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社会的大事件
③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帆风顺的
④确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的正确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18更新 | 243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③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伟大民主革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29更新 | 709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1.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在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上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③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2020-11-27更新 | 2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一百多年被奴役的历史,标志着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有了主心骨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并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由此推断,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②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
③胜利后将直接确立起社会主义社会
④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历史巨变的任务,使人民斗争有了主心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9年,中国实现了伟大飞跃,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资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
④辛亥革命改变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以下关于我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表述正确的有
①党的基本路线是其转变的指导纲领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
③这一转变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起点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毛泽东的贡献在于(     
①提出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②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③创造性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确立了处理敌我矛盾的指导方针
④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形成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带领中国人民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历史贡献。
2019-12-18更新 | 2830次组卷 | 2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请列举一个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进行斗争的重大事件,并说明其意义。
2023-02-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取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加以说明论证。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0.65)

20.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干出来的,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为指导,敢于担当、埋头苦干、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发展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下面是两位网友的观点:

网友一: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因为这是决定实现两步走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发展动力和关键一招。

网友二: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就能把蓝图变为现实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从两位网友的观点中任选其一予以评析。
2020-04-21更新 | 59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与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与法治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单题
20.8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单题
30.9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40.65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单题
5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单题
6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7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80.94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90.6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单题
100.65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110.65十月革命的胜利  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12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13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单题
14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150.65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单题
160.65探索时期的理论指导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18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开放性试题
190.65探索复兴之路的努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材料分析题
200.6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正确认识“四个伟大”辨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