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江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1-30 10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哲学与文化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主体年代距今1.6万至1.3万年。该遗址1993年出土的稻谷为普通野生稻,但具有人类初期干预的痕迹;1995年出土的稻谷为栽培稻,是一种由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这一发现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提早至距今1万年以前。玉蟾岩遗址的这一发现(
表明当地原始稻作农业开始萌芽                         对探索农业起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佐证了玉蟾岩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说明在玉蟾岩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宋代范成大《后催租行》:“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这反映出(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
②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③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影响社会发展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三角贸易也叫奴隶贸易,指的是欧洲殖民者把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这一历史事件。殖民者从欧洲乘船出发,装载枪支、布匹等工业品,抵达非洲后,通过直接掠夺或者和当地部落酋长交换等方式获取黑人奴隶,再把黑人奴隶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最后满载美洲的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回欧洲。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②三角贸易能够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③三角贸易是一个国家进行财富积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经之路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侵略、掠夺和奴役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阅读《共产党宣言》的价值时曾说道:“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对人类社会的真知灼见。下列经典著作与其蕴含基本原理相一致的是(     
①《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阐明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资本论》-科学社会主义-标志着工人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25周年,恩格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6月1日至3日在英国伊斯特本举行。来自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生平和著作等话题展开研讨。下列阐述正确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④《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具体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当时中国的革命志士带来极大震动。在进行了长达数年之久的观察、比较、分析之后,孙中山先生认为“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这说明当时的孙中山先生(     
①意识到推动国民党走革命道路的重要性
②认识到人民群众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③看到了国共两党合作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④着手推动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就参与主体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人民作为参与主体,此为最大不同
②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
③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1956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指出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我国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     
①是基于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建设需要
②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③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根本转变
④使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前进了一大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基础。在这一时期,我国发生的事情有(       )
①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
②“三大改造”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经历了从第一次飞跃到第二次飞跃
④中共八大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0. 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栖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并丰富了毛泽东思想。其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供指导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联合政府》
③《中国社会和阶级分析》
④《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D.①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改革开放时期,党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②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③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②-④-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改革开放这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实践,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使得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国际成就。伟大的改革开放(     
①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成为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发展
④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2023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由此可知(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改革开放
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18更新 | 157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2023年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10年来,很多个“第一”在自贸试验区实践、探索、成熟,再复制推广到全国。目前,21个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创新成果。这表明,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①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利于我国不断拓展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③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
④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实践,是凝聚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强大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