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河南 高一 期中 2022-11-20 1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至此(     
①中国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就有了现成的答案
③我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国际歌》歌词“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表现了革命无产阶级的豪迈气概。关于上述歌词理解正确的是(     
①“真理”指剩余价值学说
②“真理”指科学社会主义
③“打”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④“旧世界”指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曾在报纸上登出广告,恳求富翁们慷慨解囊,投资新社会的试验,而且每天中午准时在家里等待他们的到来,结果却无人问津。这表明傅立叶(     
①提出了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
②没有找到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
③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④看到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对应正确的组合是(       
① 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②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 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3-25更新 | 510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南岸区南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下面为两段名言。

对上述论断分析正确的是(     
①无产阶级的产生意味着资产阶级的灭亡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③资本主义社会一旦生产过剩,就会导致资本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④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但要经历漫长曲折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国经济总量增长超170倍,工业增加值增长超970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延长到75岁,种种事实表明(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只是表现在经济建设方面
③中国人民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中国道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
④中国发展迅速,已经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
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
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     
①找到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在中国革命中找到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2-11-25更新 | 23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能让我们看到社会发展的轨迹。下列词语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特征的是(     
①“社会主义”“合作化”
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
③“开国大典”“站起来
④“一化三改”“三大法宝”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0.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9更新 | 2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习近平也曾讲过“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这两段话都强调的是(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②改革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
③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要立足中国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某校同学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题时,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下列活动与“建设伟大工程”这一主题符合的是(     
A.利用假期调研本地金融高新区建设
B.利用假期考察当地文化产业园建设
C.参观当地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基地
D.参与线上清明“云祭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B.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C.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共产党人要直面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不断攻坚克难,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这要求共产党员(       
①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风骨
②更加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增强斗争本领,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
④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在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防疫一线的青年战疫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青年的担当与责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       
①要志存高远,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②把个人前途命运摆在首位,同时兼顾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③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
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寄语意在(       
A.告诫中国青年实现中国梦才可能实现个人梦
B.勉励中国青年只要志存高远就能实现中国梦
C.激励中国青年在弘扬奋斗精神中实现中国梦
D.引导中国青年在放飞个人梦想中实现中国梦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机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波及全球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许多人失业,生活非常窘迫,饭都吃不上,可是那些面包生产商、牛奶生产商却宁愿扔掉面包和倒掉牛奶,也不愿意把这些多余的面包、牛奶分给失业人群。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危机的认识。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18.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虽然如同经历不同的航程,但实现民族复兴的航向一如既往,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从未中断,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始终不变。然而,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上,有的人将这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相互否定,这是完全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结合材料,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说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相互否定”的理由。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949年春天,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此后70多来,我们党的“赶考”之心从未改变、“赶考”之志从未动摇、“赶考”之行从未停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仍需以“赶考”的姿态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努力奋斗。

——“赶考”路上必须永不懈怠。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赶考”路上必须永不忘本。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赶考”路上必须永不自满。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我们应始终保持奋斗姿态,不断争取新的更大成绩。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主观题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政治与法治
3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20.65剩余价值学说  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单题
30.85空想社会主义单题
40.65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单题
5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共产党宣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单题
60.65新时代的科学内涵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单题
70.65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单题
80.65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单题
9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单题
100.6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改革开放的标志单题
110.65改革开放的标志  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单题
120.65正确认识“四个伟大”单题
130.65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单题
140.6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单题
150.65抓住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单题
160.65中国梦的本质  中国梦的特点单题
二、主观题
170.65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材料分析题
180.6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探索时期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材料分析题
190.6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政治角度考查党史党建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