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陕西 高二 期末 2023-01-02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仪陇县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是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这说明(       
A.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B.故里景区要兼顾经济效益
C.精神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2020年9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听取意见。他强调,仍然要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基于(       
①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促进作用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安静幽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②特定的文化环境为人接受文化熏陶提供了空间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对人的教化和培育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远离都市车马喧,偷得浮生半日闲”,近年来,很多寺庙开展住宿旅游项目,游客参加寺庙住宿旅游远离都市喧嚣,清晨听着鸟儿的鸣叫醒来,看僧人进行早课、禅修、抄经、冥想等活动,在体验佛教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释放。这说明(   
①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③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可以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④人们对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的选择是自觉的能动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13更新 | 91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韩两国民众都会过同一个节日——中秋节。但两国标志性习俗却不同:中国是赏月、吃月饼,韩国是祭祖、吃松糕。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③文化多样性决定中韩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④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倡导: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美之美,在于合异”。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此,必须(       )
①坚持求同化异,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中渐趋融合
②坚持海纳百川,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3月25日,“2021年中俄油画艺术展”在哈尔滨开幕。此次展览以“消融”为主题,旨在展示中国北方由冬入春,迎接冰雪消融的好时光,也体现了病毒瘟疫如冰雪遇春般消融于过去。画展的作品呈现了中俄两国的社会人文、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并邀约了俄罗斯列宾美院的师生作品参展。这表明(       
①艺术展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
②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③文化交流能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和谐
④努力与外来文化接轨是当今时代潮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中国很早就已经使用餐具,用筷子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中、日虽然都使用筷子,但两国筷子的材质和形状却有差异。中国筷子多为平头竹筷子,日本则为尖头竹筷子。这体现了(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媒介
④筷子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具有独特的内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12-3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封建专制社会的产物,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封建主义文化形态,是根植于“天人合一”信念之上的自然主义和偏重人伦实践的伦理文化。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移风易俗、改造剔除
②吸收借鉴、洋为中用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同心”惊艳世界!灵感来自我国古代同心圆玉璧,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正面刻有冰雪纹和祥云纹,背面刻有24个圆点和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浩瀚无垠的星空、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象征运动员如群星璀璨。挂带选用红色,与我国春节文化特色契合,表达对运动员的节日祝福。这表明(     
①会徽设计的创意来自于设计师的灵感
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创新能有效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创新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2-12-31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在千年古都陕西西安正式开幕。开幕式文体展演《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精彩纷呈,整个演出由序曲“迎宾鼓阵”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三个篇章组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声光电手段展现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延安宝塔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主题。开幕式文体展演精彩纷呈表明(     
①传统文化发展必须让流行元素和高科技手段融入
②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③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借助现代科技能让人们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行书、草书等,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如下图),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书写文化。由此可知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汉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的出现,确立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④汉字传承着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骏马秋风,东瀛樱花清酒,西洋荷马海伦;青海花儿调、黄河船夫曲、蓝水多瑙乐、红土孔雀歌、苍原赶车谣、清乡水唐腔,这充分说明(     
①一方水土孕育出一方特色文化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引领世界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各自特有的色彩
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12-31更新 | 74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进行视察,察看林场自然风貌,看望护林员,实地了解林场发展情况。习近平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对塞罕坝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历久弥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诠释和具体表现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植根群众,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凝聚共识,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11更新 | 296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五莲、岚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