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A卷)
江苏 高二 单元测试 2023-04-27 3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时事政治、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对于上述观点,以下哲学解释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近年来,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事实上,食品添加剂被认为是现代食品加工行业的基石,只要使用合理,不应该被妖魔化;抛开剂量谈毒性,是不对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理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感性认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对同一确定对象只能有一个认识
④超出特定条件,真理会转化为谬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有文学评论家认为,作者内心的声音一经写成“文”后,则荡然无存,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个人诠释所赋予的,而非来自作者。读者在阅读中带着本身独有的批判、诠释、解释,用自身经验或兴趣想法等重新写了文本。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文本是作者意识的投射,这样的认识对象是不可知的
B.每个人都是孤岛,没有什么能成为连接作家和读者的桥梁
C.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读者对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
D.读者在阅读中再创作,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此后我们将计划于2030年实现火星的采样返回,还将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与今后大量移民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制约
③人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认识工具的进步决定了实践发展的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30更新 | 983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优化政治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选项中,与下边漫画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许诺再多,不如即刻行动

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真理是实践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日前,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的基因GS2,田间试验显示,该基因能使超级稻“两优培九”增产9.5%。这一研究发现佐证了(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是检验主客观是否符合的桥梁
C.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D.科学实验是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中国现代化第一份蓝图:建设160万公里公路、约16万公里铁路、3个世界级大海港、三峡大坝……如今,公路纵横遍布城乡,高铁飞驰领先世界,世界大港十之有七,中国的现代化程度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据此可知(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通过实践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苏轼在《与杨元素书》中说,“昔之君子,惟荆(荆公王安石)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温公司马光)是随。……老弟(自称)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再现了苏轼对责任的坚持。苏轼的“不随”启发我们(     
①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②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④要有胸怀天下的担当、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郑重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是因为(     
①已经被确定的真理会被推翻,然后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
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双循环”“全过程人民民主”等新理念被及时写入党章,使党章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充分反映了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这体现了(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中国共产党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在正确价值选择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④价值观对新时代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接连出台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老百姓的日子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工作的最高价值标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