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选考)
广东 高二 期末 2023-08-07 20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与法治、时事政治、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法律与生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和实施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国务院研究“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并就“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征求意见
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建议
③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纲要
④国务院各部委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⑤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就“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A.①→⑤→②→③→④B.②→①→④→⑤→③
C.①→④→⑤→②→③D.②→①→⑤→③→④
2023-07-24更新 | 1432次组卷 | 5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考模拟考试(三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育好“法律明白人”办实“法律明白事”。某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采取村民推荐等方式,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筛选有一定法律基础的村民,纳入“法律明白人”队伍进行规范系统培训培养,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示范带头作用。培养“法律明白人”(     
①有利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凝聚乡村振兴发展的合力
②有利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
③促进乡村法治人才的培育,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④旨在推进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法治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10更新 | 1089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指出,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各级政府高效履职尽责。2022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建立公开、动态调整、考核评估、衔接规范等配套机制和办法。调整完善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的规范统一。实行“权责清单制度”(   
①促进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提升治理能力
②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提高行政效率
③助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权责法定的政府
④推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各国家机关要围绕黄河保护法提出的新规定、新制度,做好相关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全链条各环节工作,努力把黄河流域建设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需要(            
①全国人大领导立法,提供法律保障
②行政机关严格执法,提供有力保障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提供制度保障
④开展社会普法宣传,增进社会共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习近平强调:“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问题导向,是因为(     
①承认矛盾普遍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④研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8-06更新 | 105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提出“桑树染色体断裂一融合循环”理论,打破了以往“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为绘制桑树亲缘关系“家谱”奠定了基础,也将为桑树学科和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指导。科研人员(     
①根据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获得对事物完整的认识
②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通过科学实验深化对桑树染色体基数的认知,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提出该理论,旨在打破“一种生物只有一套染色体基数”的认知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7. 他们平均年龄77岁,都是借助短视频和直播在网上传授知识、专心科普的退休老人。他们中有知名院士和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小学教师。虽然高龄,却玩转网络,迫切地希望将毕生所学授以无数网友。头发白了,心态依然年轻;语速缓慢,讲述依旧精彩。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心态决定生活的方向和结果,与物质无关
②人的价值在于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才能活出精彩人生
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幸福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④不断挑战自我,热情奉献社会和他人,提升自我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29更新 | 8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说服教育的次数与效果呈倒“U”曲线,意思就是说服教育的效果先随着次数的增加而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说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甚至呈负相关关系。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下列选项与说服教育倒“U”曲线寓意相一致的是(   )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②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④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第二曲线理论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逃不开第一曲线,所以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另辟蹊径,一次次跃过那些由成功铺设的“陷阱”,力争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找到二次腾飞的第二曲线,并在第一曲线达到顶点前开始增长,才能实现永续增长,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第一曲线的基础上必然上升到第二曲线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④从第一曲线到第二曲线是一次辩证否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申遗成功。该项目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项目(     
①涵养着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
②已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③体现了社会意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④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