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辽宁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08-25 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哲学与文化、政治与法治、逻辑与思维、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墨子》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叔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今也妇人之所以夙兴夜寐,强乎纺绩织纴,多治麻统葛绪,捆布縿,而不敢怠倦者,何也?”农民之所以“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是因为(     )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②农民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
③劳动效果与其经济收入直接挂钩 
④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把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时所缔结的契约,可以说像白纸黑字一样表明了他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在成交以后工人却发现:他不是“自由的当事人”,他“只要还有一块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决不罢休。该论断表明(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上述问题的根源
②工人不能自由支配自己且被资本家完全占有
③资本家在生产中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④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恩格斯说:“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这一发现(     

A.揭示了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C.实现了社会主义由运动到制度的伟大飞跃
D.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尽苦难、走向辉煌,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理论成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9更新 | 475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指引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越发闪耀出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     
①真理性——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发展性——与时俱进,为中国发展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③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实践不断取得胜利
④人民性——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开放促改革,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下列能够正确体现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是(     
①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②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③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取得新成果。这些新成果被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B.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D.各部分间既一脉相承又有各自独特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2022年是《红星照耀中国》问世85周年。书中用作者本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他当年看见并记录的“红星”,如今在中国、在世界依然烁烁闪亮,而且愈加璀璨夺目。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     

①该著作以其真实性指导革命成功
②科学社会主义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③党必须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④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09更新 | 925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重大的政治判断、最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最确凿的历史结论,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两个确立”(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②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变革的关键所在和必然要求
③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发展的趋势分析问题,联系中华文明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中国近代以来的奋斗史来阐释中国的发展道路,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材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     

①直接现实性

②系统完整性

③科学性

④历史主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1. “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634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课标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2. 中国古典诗词既蕴含着美的意境,也闪烁着思维的光芒。关于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思维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了思维的抽象性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能动性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体现了思维的科学性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11-16更新 | 2980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逻辑思维必须遵循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按照这一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认为“马都是吃草动物”,乙反驳说:“错,海马不吃草”,乙观点符合同一律
②“小张是湖南人”与“小张不是湖南人”这两个命题是矛盾的,违反了矛盾律
③“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这违反了排中律
④甲:我准中奖!乙:不见得。甲:那你认为我不可能中奖?乙:我不这么认为。乙的观点符合排中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进入新时代,我国外交领域一方面调整了以双边为主的外交模式,更加重视全球范围的问题;另一方面调整了在经济上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更加重视贡献中国理念与智慧。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     
①推动认识不断从理性向感性发展
②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和认识对象
③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④注重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创新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3更新 | 376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5.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劳动是成才成长的必修课,落实落细劳动教育,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提高孩子创造美好梦想的能力。下列说法一定为真的是(     
①我们通过诚实劳动,必能实现美好梦想
②我们不去诚实劳动,一定不能实现梦想
③我们能够成就梦想,是诚实劳动的结果
④我们没有成就梦想,一定没有诚实劳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6. 漫画《相似》(作者:张昕)告诉我们(       

①相同或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②相同属性越接近本质属性,类比的可靠性越高
③事物的属性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④类比要在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新的结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11更新 | 7672次组卷 | 37卷引用:专题15 逻辑与思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