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一题多问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09-22 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一、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材料一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地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如下五个阶段——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

材料三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指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都是依托简单的情景,考察学生对各种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的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并且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知识,对各个社会形态做出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某一社会形态做辩证的比较,也可以对几种社会形态做出异同比较和鉴别。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唯物史观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3):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知识,分析原始社会为什么不存在剥削。你认为原始社会是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为什么?
2.指出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谈谈你对奴隶社会的阶级状况的认识。
3.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什么?这个社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
4.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请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
5.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总结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形态不断更替的根本原因。
7.结合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说明资本主义时代“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8.相比较原始社会,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制度,但为什么恩格斯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请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知识加以分析。
9.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封建社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资本主义的建立是一种历史倒退。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10.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请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其必然性。
1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阐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2.假如你穿越到过去,你想穿越到哪个社会,并说明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150字左右。
13.资本主义诞生的那一刻起,有些事情就是注定的。请以“论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未来”为主题,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撰写一段300字左右短评。要求:观点明确,运用学科术语,语言顺畅。
2023-09-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至少证明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1更新 | 7689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思想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5.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汉代统治者以此诗教化天下夫妇遵守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汉之后它有时也被看作情诗。今天我们将其理解为爱情中青年男女平等尊重的恋歌。对《关雎》的不同理解(       
①构成了不同时代各自独立意义的系统                 
②体现社会制度与其主导的价值观的根本一致
③表明艺术和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直接对应关系       
④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4490次组卷 | 5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辽宁政治高考真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

试卷题型(共 3题)

题型
数量
主观题
1
单选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哲学与文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主观题
1-130.6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封建制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开放性试题
二、单选题
140.65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共产党宣言单题
150.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封建制生产关系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