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福建 高三 期中 2023-10-02 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事政治、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节选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①“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②“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农民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③“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劳而不得根源在于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9-29更新 | 414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01更新 | 55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3.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回眸十年逐梦路,中国梦这十年中国的发展步履更加坚实,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这十年,中国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十年,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中国方案……实践证明(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4. 2022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接续政策分批推出、叠加发力。截至9月20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随着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市场主体受益范围也相应扩大,减征“六税两费”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表明(     
A.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税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5.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进一步发挥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消费要打好组合拳,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以下措施中,属于从供给侧发力的有(     
①提升城镇化率,促进人均消费水平提高
②实施传统商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传统消费
③促进就业增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④优化消费环境,推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17更新 | 230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2021年高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某村建立股份合作社,绿化荒山、修建池塘……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和会务、影像项目,村民通过提供食宿、销售特色手工产品获利丰厚。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收益重点用于环境改造、运营支出和村民福利。发展这种集体经济可以(     
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②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③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④建立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1更新 | 8935次组卷 | 7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南政治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保障作为“社会减震器”,能有效稳定社会生活秩序
②搞好社会救助,能够满足城乡居民较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③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再分配方面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有(     
①个人所得税
②社会保障
③转移支付
④最低工资标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9.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市场主体活力越强,经济“肌体”越健康。近年来,中央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政策取向非常鲜明。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振企业市场信心
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③深化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稳定要素市场价格→优化企业要素配置→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④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反垄断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22更新 | 16529次组卷 | 97卷引用:高一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2):第03讲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钢铁企业A(央企)和B(地方国企)重组,地方国资委将所持B企业51%股权无偿划转给A企业。两家企业在铁矿资源储备和采选技术方面都有优势,重组后可推进钢铁板块和铁矿石板块整合运作,粗钢产能将跃居世界第三。该重组有利于(       
①提高国有资本在钢铁行业中占比,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②实现A、B公司股权多元化,激发国有企业市场活力
③增加铁矿石供给,维护钢铁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④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19更新 | 10028次组卷 | 54卷引用:高一政治寒假精品课(统编版必修2):第04讲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