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吉林 高二 期中 2023-11-16 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时事政治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爱智之学。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点燃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下列关于哲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2更新 | 642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2.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其中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023-11-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从哲学的基本派别看,下列观点与“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②绝对观念是世界万物的始基和本质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宇宙间一切物体在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矮寨大桥曾被推荐为“十大非去不可的世界新地标”,是一座世所罕见的特大悬索桥,建设者们用4项世界第一让它凌空飞架于大峡谷之上,是一个让天堑变通途的超级工程,更是一个催人奋进的精神坐标,连通了新时代湘西人民的幸福致富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尊重并利用客观规律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前提
④要从人们的需要出发,不畏艰难险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该诗体现的哲理有(       )
①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②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
③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且只存在于事物外部
④任何事物之间必然存在联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1926年,中共厦大党支部成立,短短一个月就在厦门发展了18名党员,仅一年时间就在闽西南地区发展了230名党员,建立了28个党支部,形成了“汇聚囊萤之光,渐成燎原之火”的良好革命形势。从“囊萤之光”发展为“燎原之火”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困难越多,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7. 从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到具有人工智能的新一代计算机、生物计算机,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说明(     
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分配差距较大、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不高等堵点难点问题。材料反映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③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④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要树立全面的观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9.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双方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均衡
②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没有数量的积累就一定没有质的飞跃
④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是(     
①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
③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在哲学上,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作矛盾,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以下关于“矛盾的基本属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矛盾斗争性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抽象概括和共性反映
B.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又吸引的属性和趋势
C.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可以无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阅读的方式也在日益多元化,我们可以读“书”、读“广播”、读“电视”、读“网络”、读“微信”等等。有人据此认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我们所需的知识和精神食粮。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②忽视了知识和精神食粮最终源于实践
③主张满足精神需求需要多元化的阅读
④强调了间接经验比实践更深刻更重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3.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在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是真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求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11-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4.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下列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是(     
①新冠疫苗研发工作
②工匠对故宫古建筑进行修缮
③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思想
④政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5.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指出:“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一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之所以要“用历史来说明迷信”是因为(     
①可以避免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客观物质世界是迷信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④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考察调研,总会深入基层、慰问群众、了解民生,为民服务解难题。“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背后,是亲民、敬民的理念与情怀。这表明(       
①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03更新 | 25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必修4《哲学与文化》试题汇编: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三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唐代诗人李约曾作《观祈雨》一诗:“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由此诗可以看出(  )
A.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B.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然因人而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从中我们深刻领会到(       
①要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②每一个人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个人只有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9. 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这反映了(     
A.文化决定经济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0. 中医药学依赖民族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而生,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由此可见(     
①中医药学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②要有鉴别地对待中医药学
③中医药学印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④中医药学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1.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之经典,并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于治国理政方略之中,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自信、思考和传承。这启示我们要(     
①运用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指导我们治国理政
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善于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④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23-11-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2. 《大秦赋》还原了先秦时代的独特文化氛围,让观众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观览到战国时期的格局和气象。此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等,也均以个性化的视角形象表现了我国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这些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       
①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②涵养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发挥文化推动政治制度发展的作用
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08更新 | 610次组卷 | 1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3. 上个世纪,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集中体现了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宝贵精神。今天,我们发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坚持“动态清零”,一次次遏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两弹一星”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     
①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时代表现
②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变的共同追求
③都彰显着时代精神的力量
④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4.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常说,“我毕生的追求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这说明爱国主义是(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B.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C.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D.鼓舞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二、主观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下面是李强总理有关防疫抗疫问题的回答摘录:

李强:……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防控,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各种防控措施。在疫情初期传播力比较强的时候,我们国家果断采取措施,实现乙类甲管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我们国家的疫苗开发、药物开发以及后来疫苗接种的普及赢得了宝贵时间。后来,随着病毒致病力的减弱,也随着我们国家防控能力的提高,又对一系列防控措施进行了优化调整,适时地进行了防控的转段,实行了乙类乙管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平稳转段,较快恢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秩序,这是很了不起的。

实践证明,中国疫情防控的各项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确的,防控的成效是巨大的。人类与病毒做斗争是一个长期、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我们一直保持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改革、建设,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紧密结合起来。“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四十多年前,广东就已是改革的“探路者”,而今,组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竞争政策委员会、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支持深圳开展竞争执法先行试点等,广东都立足省情率先迈出探索步伐。如今,粤港澳湾区改革举措已由“试点”推向“全国”。


结合材料并运用事物矛盾的问题精髓有关原理,说明重大改革要先试点再推广的哲学智慧。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中国车、中国楼……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编织起人民走向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中国“赶上世界”的强国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奋进的中国以一系列变革与成就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创造了中国奇迹。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舞台,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原因。
2020-09-22更新 | 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 必修4: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 社会历史的本质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8.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赛龙舟从战国时代一直流传至今,2010年成为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扒龙船”“赛龙舟”成为珠三角水乡民间端午节越来越盛大的民俗活动。近年来,珠三角水乡民间的端午节亮点多多,不少地方结合实际通过赛龙舟活动宣传龙舟文化,吸引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参与到龙舟文化中,培养年轻人过传统节日的习惯,传承自强进取的龙舟精神。如江门新会的“龙门集市”,人们将当地龙舟文化节吉祥物“龙龙”形象升级,创作出一系列具有设计感和新鲜感的文创产品,吸引许多游客购买留念,提高了知名度,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东莞龙舟文化创意节上,一款拾趣APP交互游戏通过“互联网+龙舟”,为龙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赢得人们的喜爱;在佛山顺德,一场龙舟点睛习俗,历久弥新,民众参与赛龙舟的热情很高,很好地展现了团结勇敢、拼搏向上的龙舟精神,让人们记住乡愁,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端午节龙舟文化是如何传承发展的。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时事政治

试卷题型(共 28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4
主观题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哲学与文化
2
逻辑与思维
3
时事政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单题
20.94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单题
30.65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物质的内涵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单题
40.65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意识活动的特征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单题
50.65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单题
60.85联系的客观性  新事物的含义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单题
70.85系统优化的方法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发展的实质单题
80.85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单题
90.85联系的多样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单题
100.85认识质量互变规律单题
110.65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  矛盾斗争性的含义及表现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120.6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单题
130.65实践的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单题
140.8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单题
150.85客观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单题
160.8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单题
170.8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单题
180.6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单题
190.85文化的特点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政治单题
200.8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中华文化内容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单题
210.6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单题
220.85文化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单题
230.85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文化角度考查新冠病毒疫情单题
240.85爱国主义  文化角度考查模范人物  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单题
二、主观题
250.65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材料分析题
260.6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材料分析题
270.6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材料分析题
280.6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材料分析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